在栽培马铃薯时,为保证苗齐、苗壮,可用种薯切块催芽技术。种薯切块
切块大小一般要求切块重量不应小于20~25克,即每500克种著可切20~25块。每个切块上至少要带1~2个芽眼。
切块措施50克左右的种薯可从顶部到尾部纵切成2块;70~90克的种薯切成3块,办法是先从基部切下带2个芽眼的1块,剩余一些纵切为2块;100克左右的种薯可纵切为4块,这样有利于加强带顶芽的块数。对于大薯块来说,能够从种薯的尾部开始,按芽眼布列程序螺旋形向顶部斜切,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
小心事项.1.在切块时应小心切块不宜过小。因块越小,所带养份、水分越少,会影响新苗发育。而且过小的切块,其抗旱性差,播种后易发生缺苗征象;2.切到病薯时,应将其销毁,同时应将切刀消毒,否则会传播病菌。其消毒对策是用火烧烤切刀,或用75%酒精反复擦洗切刀,或用1%高锰酸钾浸泡切后再用。催芽办法
薯块切好后先将其平摊在温度17摄氏度~18摄氏度、相对湿度80%~85%的条件下晾干伤口,需3~4天,使之形成木栓层,这样可防止催芽过程中烂薯。在晾切块时,不能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以免薯块失水过量。薯块“晾干”后,即可催芽。常用的催芽对策如下。
温室棚室内催芽在温室依靠近墙根处或塑料棚室内的走道头上(阔别棚门一端),用2~3层砖墙砌一方池,大小视种薯数量而定。如果地表过干,应先喷洒少量水使之略显潮湿,然后再铺一层薯块,撒一层湿沙或湿锯末(小心消毒,可采用阳光消毒、灼烧消毒、药物消毒等办法),这样可连铺3~5层薯块,最后上面盖草苫或麻袋保湿,但不能盖塑料薄膜。
育苗温床催芽可使用已有的苗床,也可现挖一个苗床。催芽办法是,先将床底铲平,然后每铺一层薯块撒一层湿沙,共铺5层薯块,最后在沙子上面盖一层草苫。苗床上搭好竹竿,并用薄膜盖严,四周用土压好,晚上盖草苫保温。
室内催芽种薯数量不多时,可直接在室内催芽。可将薯块装在筐内,也可按10~15厘米厚将其摊在地表上,然后将筐或薯堆用湿麻袋或湿草苫盖严。
催芽时期的管理
湿度催芽过程中湿度不宜过大。盖种薯的沙子或锯末应先加水拌湿,然后撒在种薯上。不能先盖干沙子再泼水,这样会有大量的水渗到种薯上,酿成湿度过大。沙子的湿度以用手握不出水为宜。催芽时期,只要沙子不是很干,一般不要浇水。如果催芽时期湿度大,很容易引起小苗茎部生根,这些根在播种前炼芽阶段会因失水而干缩或死掉,因而影响播种后新根的出现。
温度马铃薯催芽的最适温度是15摄氏度。气温低于4摄氏度基本上不发芽,气温高于25摄氏度时发芽快,但小苗较弱。
检查催芽时期,应每隔5~7天检查一次发芽状况。如发现烂薯,应准时将其挑出,同时将其他薯块也都扒出来晾晒一下,然后再催芽。
绿化新苗马铃薯适宜的播种芽长是1.5~2厘米。当芽长达到1.5~2厘米时,将带芽薯块置于室内散射光下使芽变绿。新苗变绿后,自身水分减少,变得茁壮,在播种时不易被碰断,而且播种后出苗快,小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