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北方许多土地就即将进入“冬闲”期,而这两年,在河南信阳罗山县子路镇问津合作社,昔日冬闲时节都在“休息”的土地,现在却都会种上紫云英,第二年春季一开花,漫山遍野的紫色,特别壮观。
连片的紫云英不仅悦目,而且特别有效。每年5月份种水稻前,当地农民把这些紫云英所有翻压到地里,就成了最好的绿肥。
经过在冬闲稻区大量栽培紫云英,罗山县充分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供给大量有机物料投入,迅速改善土壤环境,节本增收,让清洁水稻成为主流。
紫云英
紫云英的根部有一个个的根瘤菌,就像一个个微型地下氮肥厂,能汲取空气中的氮和二氧化碳,把氮素和有用碳固定在土壤里,让土地养分充足。
1亩紫云英的肥力,相当于16千克尿素、12千克磷肥、15千克钾肥。用紫云英做基肥,化肥能少用40%,每亩还能多收100斤左右,稻米口感更好,价钱更高。
紫云英绿肥生产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我国稻米产区有着长久的历史。后来受耕地的分散化、碎片化,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等要素影响,紫云英一度被“冷落”,栽培面积大幅缩水。近些年,随着化肥过多利用的负面效应日益显著,土壤板结、面源污染严重,紫云英绿肥因为能有用缓解这些问题,重新“受宠”。
信息来源:致富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