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都不能秕 20160420
什么样的水稻才是好身材?那就得长成三节腰,两头黄中央绿。这样的身材有啥好?一株水稻能够多收七八粒米,一亩稻田就能多收入100元!如何才能长成这好身材?《科技苑》为您揭晓。
【主持人】:做生意考究个投入回报率,投得少,效益高,人人都想找这样的好生意。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镇的王林松,在自家田头,就遇上了一桩送上门来的好生意。
【采访】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镇农业效劳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王建中:一亩地成本大概投入10元左右吧。最起码多收50到100斤稻谷,50斤稻谷的话,你就依靠近100元钱收入了。那个效益就比较可观了。
【解说】:根据专家的说法,一亩田只要多投入10元钱,就能多打50到100斤稻谷。以现在稻谷的市场价格计算,50多斤稻谷能卖100多元钱, 那100斤稻谷可就是200多元钱了,这帐算的是没错,但王林松却觉得没那么简单。
自己这1500多亩田,是溧阳市的高产水稻示范田。为了可以高产,他选种的是最高产的品系,管理上用的是最规范的模式,就连化肥,也是用的高产水稻公用复合肥,可就是这么卯足了劲地干,每年丰收测产的时候,一亩田想多打出10斤稻谷那都很难,又能从哪儿多长出50到100斤稻谷来呢?!
【采访】南京大学教授 郭世伟:我们平时水稻的结实率在90%左右,那么我们想,提升到95%以上,这一项技术就能够提升5%。
【解说】:专家说了,只用一项提升结实率的技术就能多打出来50到100斤稻谷来。
不只如此,这项技术还能让产出的稻米 腹白变少,吃起来更软糯更有营养物质。
产出高,腹白少,一项技术能办成一高一低两件事,这到底是个啥技术。
南京大学的郭世伟教授,是江苏省水稻专家。每到水稻生长的几个节骨眼上,他都会找到各地方农业效劳中心的专家,一起到田间查看水稻长势。这回他们来到了种粮大户王林松的水稻田。
【采访】:
江苏省溧阳市松林农机专业利用社社长 王林松:这个根好不佳?
南京大学教授 郭世伟:这个,它这个须根太少了。
【解说】:经过对水稻根系和稻田土的观察,郭教授给王林松推荐了一项更增产的技术。
【采访】南京大学教授 郭世伟:例如说我们能够经过施肥技术减少这类穗子的产生。产量提升5%。这一项技术就能够提升5%。
【解说】:专家所说的一种稻穗,是下面有几粒灌浆不满的穗,谷粒灌不满浆,最后就成了空壳的“秕谷”。一穗水稻上总会有几个秕谷,这在王林松他们看来,是很正常的事儿。
【采访】江苏省溧阳市松林农机专业应用社社长 王林松:原来这一穗上100粒有六七粒是空的,不成米的。
【解说】:但是,专家们精确核算后发现,一穗上的六七粒秕谷如果都能长成饱满的成熟谷,一亩田起码能多打出一麻袋稻谷的产量。
六七粒,一麻袋,这账怎么算出来的?简单呀,像这类高产水稻,一亩田大约有稻穗23万穗左右,用七乘上23万,核算下来,就是将近100斤稻谷了。
提升施肥技术,让七粒秕谷长成饱满的成熟谷,一亩田就能增产100斤左右的稻谷。这就是专家所说的增产技术。100千克的稻谷按现在的市场价格能卖200元钱。王林松这片田是1500多亩,算下来可就是30万元了。
六七粒, 对30万元,这个数字谁听了都会动心。可专家接下来说的肥,又让王林松吃不准了。啥肥呀,锌肥和硅肥。锌肥,是水稻正常成长所务必的养分元素之一。这个王林松很清楚。而硅肥,他之前从没听说谁在水稻上用过!
水稻正常成长发育需要16种必需营养物质元素,这16种营养物质元素都务必满意了,水稻才能成长发育正常、结出好的稻米。
王林松的1500多亩田,也是严格根据水稻必需的营养物质元素来配制施肥的,所以年年收成都还很好。但是硅肥,啥龟呀?乌龟还是海龟,没听说过呀!嗨,不是乌龟也不是海龟,音同字区别。是这个硅,硅元素肥。
硅肥作为一种肥料,也是水稻不能缺少的养分。可是,咱们认真看看,这16种务必元素里,有硅吗?
矣,16种元素里,怎么没有硅呀,对了, 硅元素不是水稻成长所必须的养分元素,它只是有益元素。有益元素,这个词听起来类似不太主要,其实不然。水稻对硅的需求量也是更大的,据测定,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大约需要吸取17.5~20kg的硅,所以水稻有“硅酸植物”之称。
那为什么过去不施硅肥呢?因为通常状况下土壤中就含有硅元素,再加上水稻根茬和秸秆还田,基本上就能够满意硅的供应了。这就难怪种了20多年水稻的王林松也不知道硅肥了。
土壤里既然有硅元素,为什么郭教授还让再施呢,因为近几年,他的高产水稻课题小组在对零零散散的倒伏水稻研究时,有了新的发现。 水稻倒伏的起因许多,例如说前期施肥不合理,后期遇上大风等等,但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也是引起水稻倒伏的一个重要 因素。
【采访】南京大学教授 郭世伟:拿这个手一捏,我就能知道它的有机质含量大概是2%, 如果经常捏土的话,有感觉。沙性跟粘性,用手能感觉到,这是2~3%,在水稻土属于中等。
【解说】:土壤有机质里,硅、锌均是很关键的元素。有机质含量降低,硅和锌的含量也少了。它们都跑到哪里去了?都已经让水稻快给吃光了。
近些年,水稻年年增产,需要的养分也就越多。16种务必的养份元素年年补,而有益元素却没跟上来。水稻越高产,土壤中有益元素的消耗就会越猛烈。硅元素和锌元素就这么坐吃山空了。
不只是江苏,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的个别专家们也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从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来,经过大量的测土化验专家们发现,水稻主产区,有机质含量整体偏低,有益元素跟不上来,就会有秕谷,这是产量再提高的一个障碍要素。所以,在施好氮磷钾这些大量元素化肥的同时,还要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补充硅肥和锌肥。而且把硅肥放在锌肥的前面施,因为硅对水稻的前期成长很关键。
【采访】南京大学教授 郭世伟:例如说提升作用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抗倒伏,抗病,抗逆境这样个别功能。
【解说】:硅肥既可做水稻肥料,供给营养,让植株的细胞壁变得茁壮,为水稻养分吸取打好底细。硅肥还能作为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让土壤环境变得更好,充满正能量,水稻就少生病。
但是,各地土壤中硅含量水平区别。像东北富含有机质的黑土中,硅的含量相对就比较高。而像宁夏黄河滩涂地,有机质含量很低,除了秸杆还田,近些年,个别种粮大户还经过推广在稻田中放养鱼、蟹、鸭、鹅这类方式,用它们的粪便和运动,加强有机质的含量,这样土壤里硅元素的含量也在逐年提升。
郭世伟针对江苏地区设计的配方肥方案是:高氮复合肥加硅再加锌,因为硅肥的吸取先要有氮肥做基础。这样试验后的成效非常好,每一穗水稻均是饱满的谷粒。
郭世伟想让这项技术尽快推广利用,但这得有王林松这样的部分大户带头示范才行。为了让王林松服气,郭世伟安排了真家伙!
首先出场的这套仪器称之为红外液相仪。像个摄像机一样,对着稻田这么拍摄几圈,水稻的体温就反应出来了。
【采访】南京农业大学 王敏:这个地方有个温度标尺,最低温度是30.5摄氏度,最高温度是34.6摄氏度,区别的颜色表示不一样的温度。
【解说】:水稻也是有体温的,发烧了、或者体温过低了,都与肥料多少相关联。这个红外液相仪就好比是我们用的体温计一样。但功能可比我们的体温计多多了。它的这些数字通过换算,就能知道水稻是肥多了还是肥少了。
这套家伙称之为冠层仪, 是测量水稻叶子面积指数的。仪器的一头夹在水稻叶片上,另一头对着太日光,就这么照几下。就能知道叶片的宽窄厚薄,然后就能换算出水稻的叶面积来。
【采访】南京农业大学 王敏:叶面积指数高的话,有利于它汲取光能.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出现个别更多的代谢物质了.有利于后期我们提升它的产量.
【解说】:红外液相仪、冠层仪,在水稻叶子上夹一夹,照一照,数据都能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好几位,这也太专业了,不就是几片叶片吗,有必要弄得这么明白吗?
【采访】江苏省溧阳市松林农机专业利用社社长 王林松:全部的植物都依靠这个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光和里面的营养物质发生淀粉,这个淀粉发生越多,籽粒越饱满。
【解说】:听王林松这么一说,水稻叶子的长相还真是挺主要的。那么多施点长叶片的肥料让叶子使劲长不就行了吗?
【采访】江苏省溧阳市松林农机专业应用社社长 王林松:它的叶片比较厚,它里面的养分成份比较多,就像相当于人一样的,你这个脂肪成分多的话,叫肥胖,你肌肉成分多的话,健壮。懂我意思吧,你说你要肥胖的还要健壮的。
【解说】:几片叶片到底是肥的还是健壮的,咱一般人还真不太在意,但王林松却差别,在他的眼里,数字,就是产量,他是较真的!
经过对水稻叶子的检测,再加上之前郭世伟做的用过硅肥锌肥和不用硅肥锌肥的水稻根系对比,王林松服了,他的水稻田里,很快根据郭世伟推荐的配方,先施了硅肥。
一个多月的功夫,成效就显示出来了。
【采访】江苏省溧阳市松林农机专业利用社社长 王林松:它现在肥胖还是健壮,健壮,当然健壮,它的叶片宽的,如果它的叶片弯弯的,它这个水份比较多的,它是垂下来的,就是肥胖型的。我们现在要搞健壮型的,它的叶壮往上走。002930你像这个我摁倒了,它自己树起来,不会断的。它还有一个,微量元素补充了早先,它根系成长要好个别。像这个拔不动的。
【解说】:对于水稻来说,硅元素,就像是给汽车的用油提高了标号,也好比是给在建的大楼又加了一圈钢筋,硅的到来,不只让水稻全身更健壮,有了旺盛的汲取养分的能力,而且根系也长得更好。这样的成效,让王林松加倍迫切地想知道,锌肥要到什么时候施!!这可急不得,专家说了,要等到水稻长到第14片叶片的时候施,才能长出梦想的成效。第14片叶片是个什么概念呢,这施肥与叶子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采访】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镇农业效劳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王建中:水稻毕生有16片叶片,长到还差3.5叶的时候,我们施促花肥,到还差1.5片叶片的时候,现施一次保花肥,就是今天施的。结合叶面肥,就是锌肥之类的。
【解说】:水稻是不是长成年了,是以叶子的数量来计算的。第14片叶片长出来,就意味着它要成年了,这个时候,要给它吃点有利于生产、延长青春期的锌肥,协助叶子里的营养物质转运。锌的到来,一方面是参加叶绿素的发生,另一方面因为锌肥里含有大量的酶,个别酶对于米中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转化起主要作用。在水稻上喷施锌肥后,首先体现出来的是稻杆植株可以延缓衰老。
在江苏,水稻正常的成长期是150天,用了锌肥早先,稻杆和叶子能够延长5天左右才衰老,别看只有5天,对于籽粒的灌浆来说,每多一天,就意味着产量更高一天。与小麦区别,水稻的成熟,是从上到下灌浆的。
【采访】南京大学教授 郭世伟:一般稻粒长,它是先长上面的,上面是成熟最好的,下面的这个叫后灌浆,我们叫它弱势粒,这边叫强势粒 这边叫弱势粒,一般来说这个弱势粒它灌浆灌得不佳,这个会影响结实率的。
【解说】:因为水稻的成熟是从头上往下走,但是常常下面还剩下六七粒的时候,叶子就已经老了,这最后的六七粒米没了养分供应,也就成了秕谷。
而经过施用锌肥,让上半截的叶子再青春几天,出现梦想的“三节腰”,后面几粒米的灌浆就有了保障。
【采访】南京大学教授 郭世伟:什么是三节腰,一节腰这里是黄的,第二节腰这边是绿的,然后穗以下是淡黄色,这个成像就不错,这个就是梦想的长势。为什么最梦想,下面这块它黄掉了,这些营养物质挪出来,这层养份是整个光合作用接受日光晒的时候,它能够起光合作用,光合产物在这里运送。
【解说】:腰,就是两头黄,中央绿。叶子还可以继续为剩下的几粒米转运养份,再加上锌肥里个别酶也有加快淀粉和蛋白质合成的功能,这样,稻穗就都能长出饱满的稻米,而且米的品质也更好了。这是.因为米腹白少了。
米粒腹部这个不透明的白斑,就称之为腹白。腹白大的米,是没有完全成熟的米,淀粉布列疏松,缺少蛋白质。
商场挑米的时候,通常都会抓一把看看,看什么呢?米腹白,腹白越小越好。这样的米吃来更香软,蛋白质含量也更高。
灌浆充分,整个稻穗上就均是满粒的米,这就是口感好蛋白质含量更高的米了。
【采访】江苏省溧阳市松林农机专业利用社社长 王林松:它晶莹的,像玉一样,你看这个米,羊脂白玉。这样的米吃起来就比较软糯。
【解说】:王林松的1500多亩水稻田眼看就要收了,却遇上了一场台风。每年沿海的台风,尾巴都会扫过江苏,不一样程度地酿成水稻的倒伏减产。台风过后,王林松的稻田会是什么样呢?
【采访】江苏省溧阳市松林农机专业应用社社长 王林松:这一片过来,都没有受台风的影响,你看,水稻都挺好的。
【解说】:因为前期施了硅肥,后期又增施了锌肥,水稻根扎得深扎得牢,植株长得更健壮,没有受到台风的影响,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能够收获了。
【采访】江苏省溧阳市松林农机专业利用社社长 王林松:一粒也没有空秕粒,百分之百的了,这是百年一遇,现在后长的这个粒子灌浆灌得也不错。
【主持人】:粮食连年增产,现在咱们知道了,原来粮食的增产均是从几个谷粒上这么一点一滴扣出来的。好品类,好技术,再加上一粒空壳也不放过的较真精神,才让粮食的增产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