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类型、品系繁多,适应性广泛,在中国江、淮地区,除冬天和早春行简易覆盖种植外,可多茬露地种植;华南地区可周年生产。在种植上一般按三季安排:①秋、冬白菜:育苗移栽,收获成株为主。华南是9~12月陆续播种,分期收获至翌年2月;江、淮地区是8月上旬~10月中旬陆续播种,封冻前收获完毕。②春白菜:晚秋播种,幼苗越冬,翌春收获成株;早春播种,采收小苗。早春用冷床播种育苗或春分后播种育苗的,也可收获和成株。③夏白菜:以种植采收菜秧为主,5月上旬~8月上旬可随时播种,不时收获。白菜常与瓜类、豆类及大田作物轮种。春白菜与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蔬菜间作套种;夏白菜与芹菜、茼蒿、胡萝卜等蔬菜混播;秋冬白菜可与结球甘蓝、花椰菜、莴笋、马铃薯等间作或套种。使用差别品类排开播种,可实现周年供应。
白菜除早春、夏天等为种植菜秧而采用直播外,一般行育苗移栽。宜选择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壤土作育苗畦,前茬收获后要早耕晒垡、清洁田园、施足底肥,整地后作成高畦或平畦。播种应掌握匀播和恰当稀播。出苗后准时减苗,防止疯长;减苗后进行追肥和浇水,并小心苗期锄草和病虫害防治和治疗。一般播后25~30天移栽。订植田提前施肥、耕翻晒垡、作畦。栽植密度因品系、季节和种植目的差别而异,多数品系株行距20~25cm见方。栽植深度因气候、土质而异,早秋宜浅栽,避免因深栽烂心;寒露后,栽菜宜深些,能够防寒。土质较松,栽植可稍深;粘重土壤宜浅栽。
白菜根群浅,汲取能力较弱,成长时期应不时提供肥水。多次追施速效氮肥,是促使白菜成长、保证丰产的主要对策。合理施肥的原则:一要订植后准时追肥,促苗恢复成长;二要随白菜个体成长,加强追肥浓度和用量。至于施肥办法、期间、用量,则依天气、苗情、土壤等而定。浇水结合追肥进行。定值后3~5天内不可缺水,特别是夏天和早秋,栽后须间断3~4天每天早晚浇水。种植白菜宜多施有机肥作底肥,成长时期恰当追施化肥,也可结合喷灌进行叶面追肥。
白菜植株长到一定大小可随时采收。成株采收标准:外叶叶色开始变淡,基部外叶发黄,叶丛由旺盛成长转向闭合成长,心叶伸长到与外叶齐平(俗称“平口”)。江、淮地区秋白菜定值后30~40天可陆续采收,收获成株则需50~60天;春白菜须在抽薹前收获。华南地区播种至收获只需40~60天。
采种田应与白菜类其他蔬菜及白菜其他品系严格隔离,也要与芸薹属中染色体基数x=10的其他种植作物隔离。原种田空间隔离距离至少2000m以上,生产用种田隔离距离不得少于1000m。重要采种法有:①成株采用法:秋天适时播种。收获前选择成长健壮、具本品系特点的优异植株作种株,并按45cm左右的株行距订植。江、淮地区需小心采取恰当覆盖防寒,耐寒性弱的长梗白菜,可切去叶片上部,仅留叶柄和心叶订植,再恰当用草覆盖。翌春除去防寒覆盖物,进行中耕、锄草、施肥,花前小心防治和治疗蚜虫等,江、淮地区一般于5月至6月陆续收获种子。②半成株采种法:江、淮地区多于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冬前订植。翌春选留健壮者采种。种子产量较高,成本较低,但质量不及成株采种。③小株采种法:江、淮地区2月上旬播种,出苗后去劣去杂一两次,按苗距离20cm左右留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种子。春白菜留种多结合春天大田生产,去劣留优。
贮藏加工:①腌白菜:采收充分成熟的成株,除去根部及老叶,洗净,待水分蒸发并稍萎蔫时,加盐干揉,码入陶缸或大木桶中。一层菜、一层盐,码满为止,上压重石。数天后待汁液浸出,再上下翻动一次,如前压紧约经25~30天后,即可食用。每50公斤鲜菜可加盐2.5~4公斤。②白菜干:采收充分成长的成株,去根和老叶、洗净、沸水泡片刻后上架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