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抗涝性强的品类玉米品系间耐涝性区别较大,在涝害多发地区,可有
计划有目的地做部分杂交种抗涝性试验,找出比较适宜当地栽培而又较耐涝害的
品系,是提升多雨易涝地区玉米生产能力的一条主要渠道。观察表明,鲁玉14比
较抗涝。
修筑排水设施多雨易涝地区,修筑完善排水系统,是扩大玉米生产、提升
玉米产量的基本办法。地外修排水渠,田间有排水沟,并使排水沟和行间垄沟相
通,雨后使积水顺利排出。种植办法上要改平作为垄作或台田栽培。垄作和台田
栽培提升了玉米根系的部位,使其通气性改善,提升了玉米的抗涝和耐涝能力。
据研究,玉米开花期淹水一、四、八天,垄作比平作分别增产20%、22.7%和25.2%,
且淹水时间愈长,垄作的增产幅度越大,成效越显著。
合理调解播期我国栽培玉米的大个别地区夏天多雨,而夏玉米此时正值苗
期,抗涝能力差,若能适期早播,使之在雨季到来之前已进入拔节期,就可减轻
涝灾对玉米的损害程度。最好的方法是采用麦田套种。如是夏直播也要抢茬播种,
越早越好。
增肥培地力在多雨易涝地区,增施有机肥及氮、磷、钾肥,不时提升土壤
肥力,是增强玉米抗涝能力、减少涝害损失的主要办法,一旦出现涝害准时追施
速效氮肥,也有减轻涝害的成效。据试验,受涝后追施氮肥可促使幼芽快速恢复
成长,比涝后未追肥的增产2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