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有机肥最适果园用?有机质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与果实含糖量正相关,全磷和全钾与糖酸比呈正相关。而果园施用有机肥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选择适合的有机肥是保证果树成长良好和提升果实品质的主要条件。
1
施用传统有机肥
施用传统有机肥由来已久,到目前为止仍是多数果园秋天冬天施用底肥的重要做法,生产中常用的是堆沤肥、鸡粪、牛粪、猪粪、羊粪等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
其中,羊粪是天然绿色的肥料,含有机质4%-27%,比其他畜粪多,氮、磷、钾营养物质充盈,粪质较细,肥分浓厚,属热性肥料。鸡粪中含有充溢的养分成分,尤其鸡粪中的粗蛋白比较多,有机质含量达到25.5%,经过恰当的加工使用就能够成为较好的绿色有机肥。猪粪含有有机质15%,总营养含量不高,碳氮比较小(14∶1),较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可被作物吸取应用的营养。牛粪有机质含量14.5%,风干样品中含粗纤维43.6%,含氮、磷、钾三元素接近1%。
由于传统有机肥的每亩用量较大,施用时需要深挖深埋,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了果农秋施底肥、补充土壤有机质的积极性。加上目前果园生产人员日趋老龄化,施用传统有机肥受到了更强挑战,影响了果园可持续生产。
2
施用商品有机肥
应用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等富含有机质的副产品资源为重要原料,经腐熟发酵后制成的肥料称为商品有机肥,它不包括绿肥、农家肥和农民自己积造的有机粪肥。
在养殖业大扩大的今天,为了环境卫生,养殖场通常在处理畜禽粪便时添加较多的石灰、黏土等物料,这变相下降了作为商品有机肥原料的畜禽粪便的营养物质含量。因此,为了达到农业部的部颁标准,商品有机肥生产过程中要么添加作物秸秆共同发酵,要么直接添加一定比例的腐植酸原料,这样就相应提升了生产成本。
有机—无机复混肥尽管生产容易,但由于其有机质含量相对不高,如果作为果树底肥施用,在实际生产中务必加大用量,存在较大的浪费,甚至可能酿成烧苗等负面成效,施用成本也大大提升。
3
施用生物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重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由于其中添加了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种,可分解使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故通俗的又称为“菌肥”。
生物有机肥营养物质元素齐全,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其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产生共生增殖关系,既控制有害菌成长,又在成长繁育过程中出现大量的代谢产物,促进有机物分解转化,直接或间接为作物供给多种营养物质和刺激性物质,促使和调控作物成长。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做障碍,减少环境污染,属环保型肥料。
生产中,有机质含量在50%以上的生物菌肥一般推荐每亩施120-150公斤作为底肥或追肥应用,可减少劳动力投入。
4
秸秆还田与绿肥栽培
传统的订植果园操作规程一般要求挖深、宽各80厘米的订植沟,在沟内填埋玉米或小麦秸秆,但在大规模实现机收机打、秸秆就地还田的今天,上述操作已经变得不易实现。
生草制是日本、欧美等果树生产先进国家和地区首选的地表管理制度。日本果园生草覆盖率在90%以上,欧美等国果园生草覆盖率也在70%以上。但生草制在我国果园生产中利用较少,很多果园以清耕和化肥为主,锄草工作费工费时,且效率低下,个别果园借助锄草剂,但下降了生产无公害程度,应用不妥还会酿成药害。
果园栽培绿肥不仅可以加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调节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养分使用率,而且可以改善果树自身的成长情况,提升果园产量和品质,大大下降劳动管理强度,加强果园经济效益。
土地联产承包后,随着果园被分解为以家庭为主的经营方式,由于栽培绿肥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且费工费时,果园绿肥利用面积大大降低,行间间作比例加强,此项办法未能得以推广。
5
策略与建议
为了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升果品质量,生产优质果品,节约劳动力,实现施肥省力化、省工化,建议在果园生产中,采用有机质含量40%以上的高浓度生物有机肥作为秋冬底肥施用,结合连年间作翻压绿肥,果树成长季节附之以适量的化肥作为补充,进一步优化果园肥料种类,营造精品优质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