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来源: 经七年不时筛选,于1989年经过国家“七五”公关组验收和天津市成就鉴定的杂交一代新组合。
特点特点: 抗病能力强,霜霉病,白粉病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品类津研二号下降10.3%和21.8%;枯萎病,疫病发病率分别比对照品系长春密刺下降66.2%和43.3%。该品系在疫病区优势显著。为中早熟品系,第一雌花节位4~6节。植株长势强,叶子肥大而浓绿,主侧蔓均具结瓜能力,低部侧枝长势强,应准时摘除。瓜条有棱,绿色,刺瘤较密,白刺,有黄色条纹,瓜条长31厘米左右,心室横径小于瓜横径二分之一,质脆清香,商品性好。适宜中,小棚,地膜覆盖,春露地及秋延后种植,亩产达6500kg以上。 种植要点: 1.耐疫病。 2.苗龄:35~45天(或生理苗龄四叶一心),不宜太长(早春棚室生产应特别小心)。 3.苗期温度:在子叶展平后温控为:前三更16~18度(发育最宜温度,最关键)。白天28~32度)。 4.严禁大墩苗,需水则给水(心叶呈深绿色即为缺水),不要使其生产受到控制。 5.前期侧蔓应准时摘除,以利根瓜生产,提早上市。总之育苗期管理一定要差别于“长春密刺”。 6.苗期要堤防湿度不要太大,小心防治和治疗立枯病,猝倒病。 7.订植前要小心倒苗放风进行炼苗。 8.在呵护地种植中不宜过密,亩葆苗3000~3500株,在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晴天大水订植。 9.耐肥力强,亩施底肥5000kg以上,结瓜后每摘二套瓜亩追施化肥10~20千克。 10.整枝,发挥津杂系列黄瓜侧枝瓜多,瓜条增重快等丰产性状,几即植株10片叶以下的侧枝宜所有去除,使根瓜和腰瓜快速成长,从而达到早熟和前期产量高的目的。中后期在10片以上的侧枝所有留下,侧蔓见瓜后留二片叶掐尖,保证侧枝瓜的数量以达到丰产的目的。 11.由于控温不妥,根瓜化掉时,应准时小心控水,控肥,降温,避免出现大量侧蔓而疯长。 12.中期管理:准时追肥浇水,增加放风管理。同时堤防防治和治疗霜霉病,蚜虫,白粉虱, 茶蟥螨。 13.后期管理:增加水肥管理,促使侧枝结果和回头瓜的商品率。重点防蚜虫和茶蟥螨。同时小心打掉基部老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