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草莓得了芽枯病,您千万不要慌,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病的特性:草莓芽枯病为世界性分布的土壤真菌病害,在土壤中腐生性很大,是多种作物的主要根部病害,锄草莓外,还危害棉花、大豆、蔬菜等160余种种植植物和野生植物;草莓上重要危害蕾、新芽、托叶和叶柄基部,导致苗期立枯,成株期茎叶腐败,根腐和烂果等!
一、症状
草莓芽枯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的丝核菌,有性阶段为担子菌亚门,薄膜草菌属;
植株基部发病在近地表间部分初生无光泽褐斑,逐渐凹陷,并长出米黄至淡褐色蛛巢状菌丝体,有时能把几个叶子缀连在一起,感染叶柄基部和托叶时,病部干缩直立叶子青枯倒垂;开花前受害,使花序失去生气并逐渐青枯萎倒,急性发病时呈猝倒状!蕾和新芽感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或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茎基部和根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容易拔起;从幼果、青果到熟果都可受到侵染,被害果病部表面发生暗褐色不规则形斑块、僵硬,最终全果干腐!温度高时可长出上述菌丝体,已着色的浆果发病,病部变褐,其外围常形成较宽的褐色白带,红色部分略转胭脂红色,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导致湿腐或干腐,但不长灰色霉状物,是与灰霉果腐病不一样之处!
二、发病规律
草莓芽枯病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的丝核菌,以菌丝体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以随带病秧苗和病土传播为主!露地种植时以春天发病为重要期间,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2—25摄氏度,在肥大水多的条件下容易发病;保护地温度高,通风不良,湿度大,栽植过密容易引起病害蔓延;
三、防治和治疗办法
1、尽量防止在立枯病形成的地区进行育苗和栽植草莓,否则必须采取太阳能土壤消毒;
2、恰当稀植,合理灌水,保证通风,降低环境湿度;
3、保护地要适期通风换气,灌水后快速通风,降低室内湿度!
4、及时拔除病株,严禁用病株作为母株繁育草莓苗!
5、杀菌剂防治和治疗;适宜的药剂有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10%立枯灵水悬浮剂300倍液,敌菌丹水溶剂600倍液,从现蕾期开始,7天左右喷1次,共2—3次;温室或棚室种植状况下,每亩用5%百菌清粉尘剂110—180克,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天熏1次,连熏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