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为兰科蝴蝶兰属,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为附生性兰花。蝴蝶兰白色粗大的气根露在叶子周围,除了具有汲取空气中营养的作用外,还有成长和光合作用。新春时节,蝴蝶兰植株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梗,并且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分布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
蝴蝶兰的花后养护十分主要,对安全越夏和翌年开花有直接影响。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花后养护办法,现介绍如下:
1.去花莛
蝴蝶兰的花朵所有凋谢后,要准时从基部将花莛剪去,减少营养消耗。有人将花莛继续保留,让其二次开花,此法非常不可取。因为二次开花的概率不高,即使有花,质量也不佳,花朵小且数量少,而且二次开花的蝴蝶兰翌年开花质量差,甚至不开花,故应准时将花莛剪掉。
2.保温
蝴蝶兰开败后不久,北方地区就会停暖气,热带花卉对低温非常敏感,故应对其进行保温处理。将花带盆罩上塑料薄膜,控水停肥,将罩上薄膜的花盆放于室内日光充溢处,经过光照来提升小环境的温度。
3.早换盆
蝴蝶兰花后要准时换盆,最迟不超过4月中旬。换盆时将植株从盆中磕出,把坏死根剪除,将已腐烂的基质去除,但小心不要伤根。盆底要用碎盆片或陶粒做好排水层,用粗河沙、腐叶土、蛭石按1:1:1的比例配制成培养土,拌入15至25克经腐熟发酵的麻酱渣和10克硫磺粉。拌硫磺粉一方面能够对土壤杀菌消毒,另一方面可下降pH值。换盆时一定要小心对盆土摁压力量不能过大,以防根系折断受损。
4.巧浇水
在蝴蝶兰的养护工作中浇水至关主要。在花后去莛至“五一”节前,盆土应坚持湿润,一般每周浇一次透水,过干易引起植株因失水而死亡,过湿则易因水大而烂根,“五一”节后每四五天浇一次透水,还可于晌午气温高时对叶子进行喷雾。北方水碱性大,长期浇易酿成盆土碱化,故应每隔一周左右恰当浇个别硫酸亚铁。
5.光照足
蝴蝶兰花后养护中给予丰富的光照非常必要。5月中旬前可将其放在光照充溢处,5月中旬后因气温渐高,且紫外线照射较强,应防止晌午的强光直射,夏天则应进行半遮阴。
6.防病虫
春天是蝴蝶兰病虫害多发季节,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叶软腐病、介壳虫、蚜虫,如有形成,除增加水肥管理、搞好通风外,对叶斑病可用百菌清等广谱杀菌剂防治和治疗,软腐病则应差别对待,细菌性软腐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防治和治疗,真菌性软腐病可用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防治和治疗。对于介壳虫和蚜虫,数量少时可人工捕杀,数量多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