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农业新技术 破解“连阴天障碍”
目前,限制北方设施蔬菜生产的最大瓶颈是低温、阴天、雾霾、雨雪等天气,引起棚内光热条件不足,植株成长缓慢,产量大幅降低,可称其为北方设施蔬菜生产的“连阴天障碍”。
山东省寿光市台头镇邢家茅陀村栽培户邢道福印证了这一说法:“天气好的时候,一两天就能采摘一回。赶上连阴天,五六天才能摘一回,产量不一样更强。”
而在寿光市稻田镇宋家稻庄一村,菜农宋亦亮在自家的蔬菜棚室向笔者揭开了他客岁“多挣了两三万”的奥秘:“一依靠地上补光,每天按照天气状况,打开LED补光灯,咱的蔬菜成长期就不缺光;二依靠地下地热管道增温,加强根部土壤温度,这样碰上低温天、连阴天,蔬菜照样长得快。咱是2016年12月用上这两项技术,黄瓜采摘期提前了10天,增产两三成以上,一季就能多挣1万元,一年一个棚就多挣了两三万元。”
宋亦亮棚内的补光灯和地热管道,是近年来寿光蔬菜棚室里新发生的新装备,是一盛物理农业公司在寿光推广的物理农业新技术。该技术以自主研发的植株间LED补光灯和空气源热泵根区加温技术为核心,创造性地拿出了一套针对温室棚室“弱光、低温、病害”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有用破解了北方设施蔬菜生产面临的“连阴天障碍”。
利用新技术增产又增效
一盛物理农业公司经理孙小进介绍,应用LED补光灯,按照植物成长需要的光源给蔬菜补光,可破解“弱光”难题,达到延长光照时间、增产增效的目的。利用地温调节设备,能够应用棚内空气中多余的热源,经过管道输送到土壤之中,提高土壤温度,破解“根部低温”难题。这样,棚内气温下降、地温升高、空气流通加速,有利于控制病害出现,还可破解“病害”难题,减少农药投入。
作为寿光最早应用物理农业新装备的农户,宋亦亮说:“越是碰上雨雪连阴天,补光灯和地热设备发挥的作用越显著。这个时候,多数棚室产量低,因此蔬菜价格就高,增收成效特别显著。”
听说用上新装备,就不怕连阴天了,加上一盛物理农业公司能够在棚内免费做试验,看到成效好了再付款,菜农邢道福客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棚室里安装了LED补光灯。“过去的这个生产季,俺在公司指导下,每天补光3小时,阴天补光6-9小时,番茄可提早上市5天以上,产量增幅在两成以上。”眼见为实,邢道福算是认可了这项新技术。据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