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强下雨,日照不足,气温较低,土壤湿度较大,对花生成长、开花下针均会酿成不利影响,花生免疫力降低,易诱发花生病害出现。尤其是今年花生根茎腐病比较严重,下雨后可能会持续并加重出现,要小心防治和治疗。春播地膜花生已进入中后期成长阶段,叶部病害即将进入发病期,要堤防尽早预防。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第二代棉铃虫危害春花生的高峰期,一定要在卵盛期和幼虫3龄前进行早防早治。
雨后气温回升,土壤湿度大,花生成长快速,易产生水肥失调,产生黄叶征象,引起光合效能减低。中等以上肥力地块,重要是缺铁导致的黄化,也有一些是缺铁、缺锌酿成的黄化,一般可用硫酸亚铁、硫酸锌等水溶液叶面喷施进行防治和治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瘠薄地和低洼地块,多数状况是由于缺氮导致的黄化,可叶面喷施0.5%-1.0%的尿素水溶液。
对于沙壤土、黏土地栽培花生的地块,土壤透气性较差,特别是刚浇过水又遇雨的地块,土壤湿度过大,严重影响花生根系正常成长,雨后要准时进行中耕松土,促使根系成长,同时抑制田间杂草。
麦后夏播花生尚处于出苗阶段,要准时破除板结和清棵放苗。旋耕灭茬播种后遇雨的地块,要轻挠破盖放苗,出苗后用大锄深锄2-3遍,可散墒提温,促使根系成长,抑制杂草为害。堤防不要壅土埋苗。免耕贴茬播种的地块,要准时清理覆盖在花生行上的麦秸、麦糠,使小苗尽快沐浴日光。麦田套播花生正值小苗成长阶段,是花生侧枝分生、花芽分化和根系伸长的重要期间,要准时清理覆盖在花生棵上的麦秸、麦糠,使第一对侧枝露出地表充分接受日光照射,抑制主茎节间伸长,促使第一对侧枝成长和花芽分化,使二次枝早生快发,同时可减轻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
露地春播花生现在正值开花下针期,正是雨后适墒进行中耕覆土的最佳期间。平播花生地块,可结合中耕除草,用耘锄或不带犁铧的耠子耥垄盖土。垄作花生可进行耥沟盖土,加强垄面宽度和结果范围,缩短果针入土距离,并可为果针入土和荚果发育创造疏松的土壤环境,能够使花生早结果、多结果,结果整齐、集中,提升果重,加强产量。
春播地膜花生已经进入结荚初期,雨后极易酿成疯长倒伏。抑制地上部植株成长,避免花生疯长倒伏,促使更多的营养物质物质输送到荚果,可加强单株饱果数和果重,从而提升产量。当花生株高达到35厘米以上的化控指标时,可叶面喷施多效唑等植物成长调节剂避免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