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毛木耳出耳期管理技术要点

时间 : 06-23 投稿人 : 雅伦 点击 :

一、抑制温度

毛木耳耳片成长的温度范围为16摄氏度~35摄氏度,最适宜的成长温度为24摄氏度~28摄氏度,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耳片成长越快,温度低于18摄氏度时耳片成长缓慢,温度超过35摄氏度时,耳片成长受到控制。当温度低于20摄氏度,要减少通风,做好保温工作。温度超过33摄氏度时.要堤防喷水降温,增加通风。

毛木耳出耳期管理技术要点

二、调节湿度

毛木耳耳片成长发育阶段,需要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可经过人工喷水来维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喷水时可用水管直接向耳片和空间喷淋,但重要向空间和地表上浇水。喷水要按照气候、耳片的成长情况而定,晴天、温度高、耳片大时,喷水量要大,每日喷水3~4次;阴天,耳片小时,少喷水或不喷水。当耳片边缘卷曲,变黑变硬时,表明环境中湿度不足,就要准时喷水。毛木耳耳片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即使耳片变黑变硬,干燥卷曲,喷水吸水复原后,又能恢复成长,因此在管理上应采取干湿交潜,使环境处于干干湿湿的状态,有利于提升耳片的质量和产量。

在高温时期,特别要做好干湿交替管理,如果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产生“流耳”。每次喷水后,结合通风换气,让毛木耳耳片上过量的水散发掉。在间断阴雨天,必需加大通风换气,避免发生“流耳”。

三、加强光芒

光芒的强弱对耳片的质量影响较大,在强光下,长出的耳片肉厚,颜色深、柔软,绒毛粗而长,耳片干燥后,为黑色。在弱光或接近于黑暗的环境条件下,耳片颜色浅,为淡红色,耳片较薄,腹面绒毛细而短,不显著,干燥后耳片为红褐色,呈半透明状。因此能够经过调节出耳环境的光照强度,来生产出差别质量的耳片,满意市场的需要。

四、坚持通风

毛木耳在耳片成长发育过程中,要汲取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果耳棚内通风不良,就会酿成一个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耳片则不能正常分化发生,而长成“手指状”的子实体。在耳片成长后期,遇到温度高、湿度大时,就会酿成“流耳”,因此在出耳时期,要坚持耳棚内空气流畅,空气新鲜。由于通风与保温、保湿是相矛盾的,在通风时.要按照温度和湿度来进行。温度低、湿度小,要减少通风;温度高、湿度大,要加大通风;在间断阴雨天时,要一向坚持通风状态,下降湿度,避免产生“流耳”。

五、二茬耳的管理

毛木耳正常状况下可连收3~4茬,1~2茬量多质优,3茬早先的耳质较差。采收第一茬后,为促进快速转潮成长第二茬子实体,管理上要堤防如下环节:

1.清理耳基。第一茬子实体采收后,如耳基没除净,遇气温高时,易发生霉烂,引起杂菌污染,无法再生。为此,采收时.要沿袋面整朵割下,并用利刀铲除穴口上的残留耳基。

2.控湿养菌。采后的菌袋要停止喷水3~5天,同时增加通风,并把阴棚上的遮盖物拉稀,加强光照,使表面水分收缩。袋内菌丝继续汲取养份,由原来生殖成长转回营养物质成长,此时温度应掌握在24摄氏度~26摄氏度,促使菌体复壮,为第二茬出耳供给茁壮的菌丝体条件。

3.加湿诱耳。毛木耳采收后,培养基水分已消耗个别。为了诱导原基产生,务必用雾化水少量喷淋料面,每天正常揭膜通风,更新棚内空气;同时采用温差刺激,干湿交替,促使快速产生原基,并分化成耳芽,长成子实体。

每一茬子实体采收后,由于袋内水分、营养物质含量都相对减少,所以在喷水的次数与喷水量上,要相应依次逐增,也能够喷洒部分增产素,以加强营养物质,促进毛木耳耳片肥厚,提升产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