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龙病时候目前柑橘界的癌症,在柑橘栽培过程中,要是柑橘侵害黄龙病而没有及时挖除,会给柑橘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么柑橘黄龙病该怎样防治和治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柑橘黄龙病防治和治疗技术,一起看看吧。
1 发病症状
1.1 树冠黄梢
黄龙病初发病时,数条柑橘树枝、树冠会发生黄化现象,尤其在冬天与秋天尤为显著,黄化的柑橘树冠通常很难再转绿!
1.2 叶子斑驳
患有黄龙病的柑橘树叶子会呈现不均匀的黄绿斑块,叶子黄化呈区域状,而由于缺素、天牛及肥害等因素所引起的叶子黄化则比较均匀,叶子黄化是否均匀是两者不一样;
1.3 树冠稀疏
侵染黄龙病后的柑橘新梢,树干纤细短小,常常会呈现缺素症,且柑橘不均匀的叶子黄化现象与缺素症有很强不一样,枝条易枯萎,叶子早落,柑橘花小而多,尽管早开花,但是易脱落,柑橘病树根部在初期还比较正常,但是在后期其根系就会逐渐腐烂;
1.4 果实畸形
柑橘在患有黄龙病后,其果实会比较小,而且囊瓣均匀度欠佳,病果成熟后呈现红色,被称为“红鼻果”!
2 传播渠道
2.1 接穗传播
育苗或者嫁接换种时,没有对柑橘接穗是否位于黄龙病疫区进行认真认定,也没有对侵染黄龙病与否进行认真识别,加强了由于接穗引起黄龙病蔓延与传播的风险!
2.2 木虱传播
借助飞行与气流台风等实施远距离传播,而且木虱传播的距离通常会达到5 km以上!
2.3 苗木传播
由黄龙病疫区引进苗木,对容易传播黄龙病的柑橘病苗进行栽培;
3 发病 因素及条件
3.1 幼树易染病
一般状况下,老树抗病力要高于幼树,而且病害传播速度也慢于幼树;其重要 因素是幼树所抽发的新梢缺乏整齐性,这就给木虱在柑橘树种中提供了有利的繁育与成长环境,加强了防治和治疗柑橘黄龙病的难度!老柑橘树则具有整齐、规律的新梢抽发,对木虱的彻底防治和治疗极为有利,因此侵染黄龙病的几率比较小!
3.2 柑橘品类
不一样的柑桔品系,黄龙病侵害也具有一定差异性[2]!一般来说易侵害黄龙病的是桶柑,芦柑次之,文旦柚与甜橙则相对不易侵染黄龙病;
3.3 气候条件
一般高海拔与高纬度地区的气温会比较低,对木虱的繁育与成长极为不利,因此病害的蔓延与传播就相对比较慢。而高海拔与高纬度地区的气温比较高,是木虱繁育与成长的环境,因此病害传播速度就会较快;其重要起因是木虱在产卵过程中,要求气温必须达到18 摄氏度,还要气候干燥,因此海拔与纬度比较低的柑橘园,有利于木虱成长的季节是春天,黄龙病流行期为秋天;
3.4 防控办法不到位
因为制度问题,使得柑橘一般为分散经营,这就使得在防治和治疗木虱策略方面很难实行“统一时间、统一药剂及统一行动”的集中式防治和治疗,不能彻底抑制或消灭传病媒介;此外,很多果园由于黄龙病而逐渐被荒废,果农不主动、积极清除病株,进一步加快了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与蔓延;
4 防控技术
4.1 积极构建无病苗圃
在距离黄龙病疫区超过5 km或者无黄龙病疫区构建无病苗圃!播种柑橘种子前,应该将其放入50 摄氏度的热水中进行5 min的预浸,再放入55 摄氏度的热水中进行50 min的浸泡后方可播种!于无病母株上对接穗进行严格选取,并在湿热空气(50 摄氏度)中进行50 min的处理,清水冲洗后方可利用;
4.2 隔离栽培柑橘
要求新建的柑橘果园一定要与黄龙病疫区相隔离,且间隔距离至少要超过5 km!
4.3 及时清除柑橘病株与病源
对于轻病或者初病的柑橘果园,如果该树被确诊患有黄龙病,必须立即对其病株进行锯除或者烧毁,将柴油涂抹在柑橘树桩上,使其可以自然死亡,用石灰对病株周边土壤实施消毒,以对黄龙病传播速度进行有用抑制!
4.4 制定详细的民约村规
柑橘生产区应该依照当地的实际状况详细制定具有当地管理特色的民约与村规,尤其是对由于劳力外出务工而多年未管理的柑橘园,如果侵染有黄龙病,一定要组织工作人员根据民约村规彻底清除病柑橘树,以彻底清除黄龙病病源;
4.5 集中防治和治疗木虱
柑橘工业产区必须依照预报预测,经过集中“行动、时间及药剂”防控对策,对柑橘新梢具体抽发时间进行全面掌握,采取统一时间对木虱进行集中防治和治疗;防治和治疗药剂重要有扑虱灵、吡虫啉等;彻底抹除投产柑橘树的冬梢与夏梢,集中防治和治疗木虱的防效方可达佳;
4.6 增加管理
增施有机肥,对柑橘树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和治疗,采用草生种植等黄龙病防控方法,以提升柑橘树黄龙病抗病能力;
4.7 加大病虫害宣传力度
举办“柑橘黄龙病防控办法”培训班,向果农赠送防控柑橘黄龙病相关技术资料,现场指导果农对黄龙病病株的识别要领,对防治和治疗柑橘黄龙病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加大宣传力度,以控制柑橘黄龙病病源的蔓延,提升果农防控柑橘黄龙病的意识;
以上就是柑橘黄龙病防治和治疗技术的所有介绍了,希望小编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