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农业部:2016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 : 08-09 投稿人 : 宏瑞喷灌园艺 点击 :

农业部:2016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品系、工业原料和保健食品。近年来,鲜食和加工比例逐年加强,市场行情较好,已成为主要的高效作物。为充分应用各地光热资源,发挥甘薯在稳粮增收、提质增效上的主要作用,按照自然条件和生产特性, 农业部薯类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效劳中心,特提出2016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北方薯区(一)区域范围

本区位于淮河以北至北纬45°之间,重要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和江苏、安徽北部,以及吉林、辽宁南部地区。

(二)自然条件

本区属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15摄氏度,无霜期150~250天,日照百分率为45%~70%,年下雨量450~1100毫米,土壤多为潮土或棕壤,平原区适合机械化作业,丘陵山地精耕细作水平高,是我国传统的甘薯主产区,为春、夏薯栽培区。

(三)生产状况

本区位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单产水平高,机械化使用广,栽培面积占全国栽培面积的30%左右。辽宁、吉林、北京等省(市),河北保定、陕西秦岭以北和山西北部,一年一熟,重要栽培春薯,5月中下旬栽植。山东所有,山西南部,江苏、安徽和河南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秦岭以南,两年三熟,春薯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栽植,夏薯于6月中下旬栽植。全区重要栽培淀粉型、鲜食型、色素提取型和食品加工用甘薯品系。甘薯在上个世纪曾是本区的重要粮食作物,近十年来随着栽培业结构调解,食用和食品加工用比例不时提升,甘薯逐渐成为本区主要的经济增收和保健作物。甘薯栽培的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程过活益提升,逐步发生淀粉加工、鲜食和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四)扩展措施

重点提升甘薯生产机械化和轻简化水平,促使产业提质增效。本区淀粉用甘薯栽培和加工集中度高,适宜规模化栽培和大中型企业带动;鲜食用甘薯生产区位优势强,亟需提升商品薯率。

——区域布局。山东丘陵、河北燕山南麓、豫西山地、淮河两岸、晋南旱垣和陕西东部山区是传统的淀粉型甘薯优势栽培区域,重点扩展淀粉型甘薯。冀中、鲁中、豫北、苏北、皖北、晋中、陕西关中等地区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重点扩大鲜食型甘薯。

——关键技术。示范推广脱毒(健康种苗生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化控、农机农艺配套、丘陵薄地“一改两增”轻简化种植、平原旱地“两快一省”高效轻简化种植和“一水一膜”轻简化种植等技术。

——耕作模式。重要以甘薯单作、甘薯与花生(或小麦)轮种、甘薯与烤烟(或鲜食玉米)间作套种等模式。

二、长江流域薯区(一)区域范围

本区重要沿长江两岸丘陵山地,地跨东部、中部与西部各省,包括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市),以及云南北部、安徽和江苏南部地区。

(二)自然条件

本区地处长江中下游两岸北纬30°左右的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柔和,光照较好,热量丰富,雨量丰富,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全年无霜期225~310天(平均260天),年均气温16.6摄氏度,秋天昼夜温差较大适于甘薯产量产生与干物质积累,是传统的甘薯栽培区。

(三)生产状况

本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也是我国三大甘薯主产区之一,栽培面积占全国栽培面积的50%左右。长江中下游甘薯主栽区大多数位于沿江浅丘、低山地区,尽管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种植面积大,产量水平较高,但整地、移栽和收挖仍依赖传统方式与劳动力。本区为夏薯区,一般每年3月上旬开始播种、种薯育苗,5月中旬开始移栽到田间,不少地方采用甘薯和玉米间套作,10月中下旬开始收挖。近年来本区冬天改种蔬菜和另外经济作物,传统的麦-玉-苕间套耕作方式面临巨大挑战,其面积呈降低趋势。按照市场需求,鲜销和加工的公用甘薯品系多数集约栽培,面积正在不时提升。

(四)扩展措施

重点促使甘薯品类结构调解,满意市场对优质鲜薯与优质加工原料的需求。积极做好公用甘薯新品类的规划与布局,示范推广简便易行的低成本增产技术与贮藏加工技术,大力促使甘薯就地加工转化,提升甘薯附加值,加强农户收入。

——区域布局。城市周边地区优先扩大优质、耐贮、公用型鲜食甘薯新品系、紫薯新品系以及优质菜用新品系;传统甘薯主栽区重点扩展高淀粉加工公用甘薯品系与食饲兼用高产新品类。

——关键技术。示范推广脱毒种薯繁殖、地膜覆盖育苗、鲜食型甘薯标准化种植、加工公用甘薯轻简化种植、甘薯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绿色可持续防控、安全贮藏与就地清洁化加工及废弃物综合应用等技术。

——耕作模式。公用甘薯净作,传统的麦-玉-苕间套耕作等模式。

三、南方薯区(一)区域范围

南方薯区包含南方夏秋薯生态区和南方秋冬薯生态区。南方夏秋薯生态区指北回归线以北、长江流域薯区以南的甘薯产区,包括云南中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北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以及台湾嘉义以北的地区。南方秋冬薯生态区指北回归线以南的甘薯产区,包括海南全省和南海诸岛、广东南部、广西、云南、台湾南部和福建南端沿海地区。

(二)自然条件

整个南方薯区由于高温多雨,土壤易受冲刷,有机质缺乏,肥料易流失。南方夏秋薯生态区全年无霜期290~350天,平均气温18~23摄氏度,年降水量960~2690mm,雨量充溢;甘薯多分布在红壤、黄壤和赤红壤的丘陵山地上,土壤偏酸性,比较贫瘠。南方秋冬薯生态区全年无霜期325~365天,平均气温18~25摄氏度,年降水量1510~2060mm(平均1730mm),常有台风暴雨;甘薯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沙壤土和红壤土上,土壤偏酸性,比较贫瘠。

(三)生产状况

本区甘薯栽培面积占全国栽培面积的20%左右。宽垄单行栽培为主,栽培密度较稀。本区北部以夏薯为主;南部一年四季均可栽培,重要以秋薯为主,冬薯次之,再次是夏薯,春种面积较少。旱地甘薯与豆类作物轮种,水田多与水稻轮做。因田块小、地形地势起伏大,甘薯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多以中小型机械化为主。

(四)扩展办法

本区现有品系仍然不能不错满意生产对品类多样性的需求,甘薯产业重点是扩展优质鲜薯和优质加工原料用甘薯。积极做好甘薯新品类的规划与布局,南部区域提倡周年供应,防止集中上市;适宜水旱轮做,做好种薯繁殖,克服连座障碍,恰当加强栽培密度;示范推广轻简化种植技术,提升加工产品档次,提升甘薯附加值,加强农户收入。

——区域布局。本区是以鲜食为主、副食品加工为辅的甘薯优势区域。闽南、粤东、粤西、广西防城港、北海和海南岛等沿海地区是鲜食甘薯产业的集中优势带。闽西北、广西和广东的丘陵山区是副食品加工优势区域。

——关键技术。示范推广优质公用品系及其配套增产增效技术、安全病虫害(尤其是蚁蟓)的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脱毒及健康种苗繁育技术和甘薯周年生产技术。

——耕作模式。重要以甘薯单作、甘薯与豆类作物轮种、甘薯与水稻轮做、叶菜用甘薯平畦栽插等模式。

相关文章

  • “瓜果药材”丝瓜什么时候种好?这样种收益倍增不是事!
    “瓜果药材”丝瓜什么时候种好?这样种收益倍增不是事!

    丝瓜是种常见的蔬菜,在我国各地均有栽植,但要想种好丝瓜靠其赚钱,就必须掌握基本的种植技术,那丝瓜什么时候种好?怎么种收益倍增?一、丝瓜什么时候种好?丝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具体种植时间如下:1、春季:一般清明节前后种好,但如果是在南方种植的话,立春前后就可种植。2、夏季:一般5~6月份种植好。3、秋季...

    1372 蔬菜种植教程 种菜技术
  • 芸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芸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芸豆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使用方法一般以煮和炖最好,烹饪熟了的芸豆口感极佳,还可以做成豆馅供人们食用,因此芸豆深受人们喜爱。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一种豆子罐头,也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对于菜农来说,芸豆的产量和质量都是他们关心了问题。下面介绍一下芸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 芸豆忌与豆科作物连作...

    1401 芸豆 芸豆种植技术
  • 芥菜的育苗与播种
    芥菜的育苗与播种

    适期播种。深翻土地、适期播种、施足基肥、浇透水,整地下种后,喷洒新高脂膜于土壤表面,可保商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防土壤板结,提升出苗率。  适期减苗。小苗发生第一真叶时进行剪苗,减苗时.要小心拔除病苗、弱苗、变异苗等,有助于培育壮苗,使芥菜高产优产。  适期浇水施肥。浇水以坚持土壤湿润为宜,施肥以均...

    1218 种蔬菜技术 种菜教学
  • 怎样防止萝卜糠心
    怎样防止萝卜糠心

    (1)糠心与品种的关系薄壁细胞大、肉质疏松、淀粉和糖的含量少,肉质根肥大、膨大生长过快、过早的品种容易产生糠心。那些肉质根生长缓慢、淀粉的含量较多、可溶性固形物的浓度较高的品种,不易形成糠心。防止措施:选用肉质致密的、干物质含量高的品种,如心里美、潍县青等都不易糠心。(2)糠心与栽培条件的关系①施肥...

    2085 萝卜 萝卜行业资讯
  • 葡萄园冬天怎么清园来年能增产
    葡萄园冬天怎么清园来年能增产

    做好葡萄园冬天清园工作非常关键,一要清除杂枝,二要清除杂物,三要清除病虫,这样能够有用促使来年结果枝成长,清除葡萄园越冬病源,减少果园病虫为害,提升第二年葡萄的品质和产量,达到丰收增产。清杂枝眼下,葡萄树落叶进入休眠期后,就要抓紧时间进行冬天修剪,这样有利于伤口愈合,减少营养物质损失,促使第二年葡萄...

    2927 蔬菜种植常识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 甘蓝良种培育技术
    甘蓝良种培育技术

    一、与制种有关的成长发育特点  1.结球甘蓝的成长发育特点  结球甘蓝为二年生植物,在它的成长期中显著分为养分成长和生殖成长两个阶段,一般在秋天播种出现养分体,在冬天长期低温的作用下完成发育,开始花芽分化,然后在春天抽苔开花结籽。  品系不一样或品系类型不一样冬性的强弱相差较大,也就是说完成春化阶段...

    478 蔬菜 种菜教学
  • 大葱增产妙招:减氮增钾?减氮增钾,大葱增产20%
    大葱增产妙招:减氮增钾?减氮增钾,大葱增产20%

    大葱想要增产吗?大葱增产妙招:减氮增钾?减氮增钾,大葱增产20%以上。这是真的,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下减氮增钾的方法。 大葱增产妙招:减氮增钾 1.大葱是生育期较长的百合科蔬菜作物。在我国黄淮流域,大葱栽培一般采用两种种植模式:9~10月育苗,2~3月移栽,5~6月收割头葱或小葱;3~4月育苗,6月移...

    1893 蔬菜种植教程 种菜教学
  • 大蒜追肥有技巧
    大蒜追肥有技巧

    追肥对秋播大蒜,在幼苗期、越冬前要各追肥一次,施用的肥料可以用人粪尿或化肥等。一般每亩施用腐熟人粪尿1000~2500公斤,或追施硫酸铵15~20公斤,或尿素7~9公斤,随水追施。如果大蒜幼苗生长旺盛,可以不追肥,以防止冬前幼苗过旺。越冬时要覆盖麦草或稻草,撒施土杂肥、塘泥等,每亩施用5000~70...

    1497 大蒜 大蒜种植技术
  • 白菜需肥规律和技能
    白菜需肥规律和技能

    白菜大白菜是主要的叶菜类蔬菜。大白菜单产很高,可达每亩5000kg以上,因此对肥料的恳求比较多。农药网统计,三者比例为1:0.4:1.1.因此,大白菜与另外叶菜类蔬菜一样,在营养物质成长期内,充分的氮素营养物质对增进出现肥大的绿叶和提升光合率具备特别主要的意义。因为大白菜差别成长期间的成长量和成长速...

    211 蔬菜种植知识 蔬菜种植技巧
  • 菠菜绿色管理小心啥?
    菠菜绿色管理小心啥?

    1.种子选择:宜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的菠菜良种。种子质量符合GB8079~1987良种以上要求。拒绝利用转基因菠菜品系。2.种子处理:菠菜种子是胞果,果皮外层为薄壁组织,能够通气、透水,而内层为木栓化的厚壁组织,较硬而不易透水,发芽慢,尤在高温或低温下播种者更甚。菠菜多...

    776 种菜禁忌 蔬菜种植教程
  • 天紫系列紫茄种植技术
    天紫系列紫茄种植技术

    紫茄在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是北方地区夏秋重要应市蔬菜品系之一,近些年呵护地表积的加强,也使呵护地茄子的种植面积逐年加大,在解决蔬菜周年供应、满意消费需求和出口创汇中起着主要作用。紫茄呵护地种植黄萎病发病严重是限制生产效益的重要要素,市场价格的杠杆作用,在紫茄主产区,莲座倒茬困难,致使...

    2592 蔬菜 蔬菜种植注意事项
  • 蔬菜栽培:两个茄子新品系介绍
    蔬菜栽培:两个茄子新品系介绍

    1、杭茄1号种类泉源:杭州市蔬菜钻研所选育的一代杂种。主要性状:扩展势和耐寒性强,苗期扩大快,高温时代坐果性好。株高70厘米阁下,展开度75厘米阁下。第一雌花泛起在第10叶,坐果多,每株成效约30只。果实修长且粗细均匀。匀称果长35厘米、横径2.1厘米,单果重48克阁下。果皮紫白色光亮,皮薄,肉白色...

    1181 蔬菜种植知识 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 甜糯玉米的特性及其种植特性
    甜糯玉米的特性及其种植特性

    栽培甜糯玉米经济效益较高,其生产难度也大,管理也复杂,区别于普通玉米的生产管理。在生产中,它对适合成长的光、温等气候条件特别敏感,由于气候和种植管理办法不妥,都会酿成减产或减收。现按照其特征,提出下列种植要点。  (一)选择适宜品系 首先堤防选择生育期符合当地生态气候条件的丰产性和品质好的品系,同时...

    1026 种菜知识 蔬菜种植教程
  • 吃金针菇别只顾口感
    吃金针菇别只顾口感

    吃金针菇别只顾口感寒风乍起,热气腾腾的火锅又开始走俏,金针菇几乎是涮火锅时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形态优美、菌盖滑嫩的金针菇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其中的赖氨酸和锌还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和成长,被誉为“益智菇”。有些消费者喜欢吃半熟的金针菇,咬起来&...

    674 金针菇 金针菇行业资讯
  • 春天苹果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春天苹果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春天苹果树易出现的病虫害有哪些,怎样防治和治疗?3月上中旬,结合果树整形修剪,摘除天幕毛虫卵、黄刺蛾越冬茧,解除越冬防寒时树干的包扎物,消灭越冬病虫源;4月中下旬发芽前,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防治和治疗苹果腐烂病、梨木虱等;也可利用“佰明—98”杀菌剂防治和治疗苹...

    2545 蔬菜种植知识 种菜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