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燕麦别称乌麦、铃铛麦、燕麦草等,为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植物,通常危害麦类等作物的杂草,多生于荒芜原野或田间,广布于我国南北各省,也分布于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带地区,并且北美也有输入,印第安人以其种子供食用。
野燕麦的一年生须根较坚固,秆直立,光滑无毛,高60-120厘米,具2-4节。叶鞘松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叶舌透明膜质,长1-5毫米。叶子扁平,长10-30厘米,宽4-12毫米,微粗糙,或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
野燕麦的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长10-25厘米,分枝具棱角,粗糙。小穗长18-25毫米,含2-3小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小穗轴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节脆硬易断落,第一节间长约3毫米。颖草质,几相等,通常具9脉。外稃质地坚硬,第一外稃长15-20毫米,反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厘米,膝曲,芒柱棕色,扭转。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毫米。花果期4-9月。
野燕麦给禾谷类作物生产酿成了严重的威胁,美国和加拿大为害面积为亿英亩,每年损失计1.5亿美元,澳大利亚、英国、苏联、北非、中东地区为害均较严重。在我国野燕麦分布也很广,以东北、西北、青藏为主。野燕麦性喜凉,适应性较强、形成较普遍、繁育量大、很容易蔓延成灾,加之前10几年的人为要素,致使野燕麦为害逐年扩展和严重。
野燕麦味甘、性温,归肝、肺经,具有补虚、敛汗、止血的功效,用于自汗、盗汗、虚汗不止、吐血、崩漏等症,常用量15-30克。野燕麦全草功效基本同果实,用于吐血、血崩、白带、便血、自汗、盗汗等症,常用量15-60克。
燕麦草放牧使用时由于其含糖量高,适口性好,植株高大,茎细,叶量较多,宜于收割后调制干草,含粗蛋白质中等,无氮浸出物充溢,粗纤维含量中等同其他植物纤维来源相比,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更低,并且比其他含更高中性洗涤纤维的干草更为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