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种与定值的适时 越冬茬黄瓜一般于10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上中旬订植。7月——11月份接一茬秋延后西红柿,于11月中旬拉秧,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式。但是由于11月中旬后,气温降低且雨雪云雾天气增多,刚刚订植后的黄瓜时而会受到不一样程度的影响而减产。据固安县王明耀先生在当地的试验研究认为,将越冬茬黄瓜的播种期提早到9月中旬,订植期提早到10月中旬为适宜。这样,不仅有利于苗期根系发育和地上个别成长,而且能够在11月下旬开始采收根瓜,市场价格开始进入高峰期。但是,提早播种订植,采用嫁接育苗,一定要堤防防治和治疗蚜虫、白粉虱的损害和霜霉病、炭疽病的出现。固安县从1993年到1997年推广早定值技术取得了良好成效。
2、施肥整地 一般基肥施人堆肥、牛马粪、鸡禽粪、猪圈粪和碎稻草、充分腐熟的麦糠、稻壳及废弃的食用菌培养基等有机肥18立方左右,过磷酸钙150——200kg,标准氮肥75——100公斤(可用50——75kg磷酸二铵代替上述两种化肥),棉籽饼200——300kg。
施肥整地对策:
一是挖订植沟施。
二是地表铺施后深翻2遍。然后浇足底墒水,起垄做畦,畦高15——20厘米。行距重要有两种配置方式:一是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平均行距65厘米。再一种就是小行距80厘米,大行距100厘米或120厘米。
3、订植 选晴天进行。将苗子分大、中、小三等后,搬运到定值垄旁。从整个温室看,大苗应放到东西两头和温室前部,幼苗宜放到温室中央。从一行来看,大苗在温室前部幼苗在后部,一般苗居中,这样早先容易长得整齐一致。一般“密植”种植的,平均株距23厘米左右,“稀植”种植的,平均株距约30厘米。定值时,将苗子按规定的株距摆到沟里稍加固定。尔后浇水、塞土、围苗。然后,逐沟浇透水,以创造黄瓜发新根的条件。
4、苗期管理定值后要采取“深中浅”中耕法进行中耕,促使深中浅根系成长发育,视气温变冷后再覆盖地膜较好。
一是订植后2—4叶时灌大水,准时深中耕,一般耕深20—25厘米,目的是把表层和中层根耕断,以促使深层根产生。一般中耕5——6次即可。深层根对冬天结瓜和高产稳产十分主要。
二是4—6片真叶时,浅中耕,每天中耕或隔天中耕一次,耕深10—15厘米左右,促使中层根的发生。
三是8—12片叶时,一般停止中耕。因这段时间一般的黄瓜苗都坐瓜10厘米左右了,重要是长表层根。有深、中、浅三层根,黄瓜能高产。在温度管理上就要依苗分段来进行管理:第一片真叶以前采日稍高温度进行管理,一般晴天的上午坚持25—32摄氏度,夜间16—18摄氏度。从第二片叶展开起采用低夜温管理(清晨10——15摄氏度);以促生雌花的分化。5—6片叶早先,温度恰当高些,晴天上午25——32摄氏度,下午23—20摄氏度,夜间20—14摄氏度。如果前期因天气或人为 因素没有采取抑制雌花节位的温度管理顺序时,雌花发生的节位要低,雌花间断大量产生,植株成长可能或已受到控制,甚至发生“花打顶”时,要坚定地经过人工疏瓜办法进行调解。
5、结瓜期管理
(1)吊蔓整枝 种植越冬茬黄瓜时,为了促使发育,坚持根系旺盛的生命力,多是采取不打顶放任自流成长的措施。越冬茬黄瓜一般要长到40—50节时,由于温度室高度有限,成长一段时间就要把瓜蔓沉落客下来。为了落蔓方便,一般都采用尼龙线披、布条吊挂,吊挂用的尼龙线应在上部多留出一个别,以便沉蔓时续用。吊蔓时操作要轻,一次不要过量,更不要伤害叶子。同时,还要摘除下部病黄叶、侧枝、卷须、雄花、畸形瓜和病瓜等。
(2)温度管理 越冬茬黄瓜开始结瓜后,大多数数地区已进入严冬时节,光照越来越显不足。此时管理温度必需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逐渐降下来,逐渐达到晴天上午23——26摄氏度,不使其超过28摄氏度;午后22——20摄氏度,前三更18—16摄氏度,不超过20摄氏度,清晨揭苫时12—10摄氏度。此时的温度切不可忽高忽低,特别不要轻易放高温,否则会使低温下植物体内形成的糖分在高温下变为呼吸基质而被消耗掉,影响其抗寒能力。如遇间断阴天,要根据连阴天方法仔细处理。入春后,日照时间逐日增长,日照强度逐日加大,温度逐日提升,黄瓜要逐地转入产量的高峰期。此期管理指标要紧接着提升,逐渐达到理论上适宜的温度。即晴天的白天25—28摄氏度,不超过32摄氏度,夜温20—14摄氏度,不超过22摄氏度。此类温度管理下的植株一般比较健壮,养分成长和生殖成长比较和谐,有利于延长结瓜期和提升总产量。也有采用高温管理的,高温管理时,晴天的白天上午温度掌握在30—38摄氏度,夜温21—18摄氏度。阳光温室里的温度严格受到光照条件左右,上述温度管理指标不是一个硬性的规定,更多地是要求生产者在温度管理上应有的一种指导头脑,以及需要掌握的一个大概尺度。强调晴天不要盲目放高温,朋天、夜间温度不宜高;冬天天气尚好时,不要盲目乐观,要有目的的进行炼苗,以塑造一个对低温寡照条件有着较好适应能力的高光效能的株型,这样才能不失主动;人春早先,依据市场行情或霜霉病的形成状况,灵敏地管理温度,以获得比较梦想的效益。
(3)水分管理 结瓜早先,严冬时节即将到来,植株成长和结瓜纵然还在进行,但需水量也相对减少,浇水多还容易下降地柔和诱发病害。天气正常时,一般7天左右浇一水,早先天气越来越冷,浇水的间隔时间可延长到10—12天。但是,浇水间隔时间和浇水量也不能完全按规定的天数硬性进行,还需按照经验和黄瓜植株的长相,果实膨大增重和某些日夜的体现来权衡判断。瓜秧深绿,叶子没有光泽,龙头紧锁是水肥合适的体现;卷须呈下垂征象,是水分不足的体现,应选晴天准时浇水。浇水还务必堤防天气预报,一定要使浇水后可以遇上几个晴天,如果浇后遇连阴天则会非常被动。浇水办法提倡采用低压管道灌溉、滴灌或膜下暗灌。 春天黄瓜进入旺盛结瓜期,用水量显著加强。此肘要将地膜揭掉,按通例温度(白天25—28摄氏度,不超过32摄氏度,夜间18—16摄氏度)管理,一般4—5天浇一水;管理温度偏高的,按照状况能够2—3天浇一水,提倡大水,行间均是明水,把水浇透,以保证深层根系的水分供应。空气湿度的调节原则是,深冬天节的空气相对湿度抑制在70%左右,以适应低温寡照的条件和避免低温高湿下多种病害的出现。人春转暖早先,湿度要逐渐提升,盛瓜期要达到90%左右。
(4)追肥 越冬茬黄瓜结瓜期长达4—5个月,需肥总量必然要多,但每次的迫肥量又不宜过大。一般能够按下面的规律进行:摘第一次瓜后能够追一次肥,亩用硝酸铵20—30公斤;低温期一般15天左追一次肥,每次亩追硝酸铵10—15kg,同时.要特别堤防搞好叶面追肥。按照实践经验,叶面肥配方为:腐殖酸喷淋肥50克+1250克十赤霉素1克+生根粉0.3克、兑水5kg,7天喷一次或灌根,成效不错。春天进入结瓜旺期后,追肥间隔时间要逐渐缩短,追肥量要逐渐增大。追肥间隔期缩短到8—10天,每亩每次用酸铵20—30公斤。采用高温管理时,追肥间隔期减少为6—8天,每亩每次追肥量要达到30—40kg。其它,按照近几年的实践经验,为避免春节后早衰,一般春节前追一次有机肥,追牛粪和鸡粪干1500公斤,硫酸钾100公斤,硫酸二氢钾100kg。
(5)增施二氧化碳和放风管理 在早晨揭开草帘之后到放风之前,增施二氧化氧气肥可使产量加强30%左右。冬天放风一般只开启上放风口,放风中要经常检查室温变化,避免温度降低太低,放风口下最好用一块(条)塑料布拦截一下直接进入温室的冷空气,不使其直接吹到瓜秧上。春天天气逐渐变暖,温度越来越高,室内有害气体的积累会越来越多,调解温度和交换气体要求逐渐地加大通风量。春天的通风也要考究手法,就是放风一定要和防黄瓜霜霉病结合起来。首先,只从温室的高处(原则不低于1.7米)开口放风;不能放底;棚膜的破坏口要随时修补;降雨时.要立刻封闭放风口;这均是为了避免霜霉病孢子进入室内的办法。其它,超过32摄氏度的高气温有抵制霜霉病孢子萌发的作用。当外界夜温稳定在14—16摄氏度时,能够彻夜进行放风,但要防雨水滴人室内。阳光温室的黄瓜一向是在覆盖下成长的,一旦揭去塑料棚膜,生产即告结束。三、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阳光温室黄瓜生产面积大,成长时间长,连做较多,经历差别季节的气候条件,容易出现病虫害。虫害种类较少,易于防治和治疗;病害种类许多,威胁也最大。在阳光温室黄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菌核病、灰霉病、蔓枯病、黑星病和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