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茄的栽培过程中,茄子的枝干在坐住3~4个茄子后常常会产生头变细、植株长势变弱的征象,使得茄子结坚定层,下降了产量。随着生产中的摸索,许多菜农经过对主枝、侧枝的摘心,不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也有个别菜农在长茄摘心时不得法,常常弄巧成拙,严重影响了长茄的产量。
下面将菜农朋友们采取的不一样整枝对策及管理重点总结如下,长茄咋会由紫色变为了红色供菜农朋友们借鉴:
前期主干结果后期侧枝结果
像布利塔、702等长茄品系的整枝方式一般是春节前以主枝结果为主,春节后重要靠侧枝来进行结果。
首先,要小心摘心的时间。在大棚生产中,茄子摘心过早,易使其成长发育期缩短,产量下降;摘心过迟,植株向上成长过快,顶部茎叶接触棚膜,一方面植株成长受控制,光合效率下降;另一方面棚内水蒸气遇冷在薄膜上结露,湿度较大的状况下,叶部病害易加重。
建议菜农棚内茄子摘心不要一次性完成,而要分次分批进行摘心。可大致根据先对棚室前脸处待要接触棚膜(其成长点距离棚膜10厘米为宜)的茄子植株进行摘心处理,由前到后,再对棚室中央以及放风口处的茄子植株摘心。
其次,要小心摘心办法,或选择间断摘心。摘心时,植株顶部茄子上方留1~2片叶。留1~2片叶的重要目的是,经过其制造的光合产物,来提供该茄果的成长、发育。其它,摘心宜在晴天的上午进行,以利于摘心所致的伤口愈合,防止病原菌的侵害、染病。若棚内有病毒植株,需在另外正常植株摘心完毕后,单独对其摘心处理,避免接触传染。摘心所得的茄子茎叶,应带出棚外掩埋为好。
对于栽培密度较大、茎叶拥挤、长势弱的茄子不宜摘心。否则摘心后,由于加强了分枝数,通风透光下降,开花座果易受影响。
该整枝办法是菜农朋友们普遍采取的一种办法,易于掌握。该整枝办法的缺陷是主枝上的果实摘除完毕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空棵期,如果长茄价格高涨,菜农朋友只能干瞪眼。
主枝间断摘心换头
尽管“春节前主枝结果、春节后侧枝结果”的整枝方式广受欢迎,但随着栽培年限的增长,又有菜农琢磨出“间断摘心换头”的整枝办法,经过对主枝、侧枝的摘心,防止了茄子摘果大起大落的状况,保证了植株结果的间断性,每次摘茄量稳定,不会发生断层征象。
详细办法:
主枝第一次摘心可在植株长至1米高时进行,留取顶端茄子下面的侧枝作为新的结果主枝,该侧枝成长势强,可防止植株长势减弱的征象产生;
第二次摘心在植株高度达1.4米左右时进行;第三次摘心时植株长至1.8米左右,即植株高度达到钢丝处。摘心后,留取下部萌发的长势健壮侧枝结果,结果后将其摘除。
小心事项:侧枝摘心不留叶。许多菜农认为侧枝摘除时,留下一个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利于侧枝的萌发。如果植株长势确实很弱,可留下一叶。在进行整枝打茬时,每侧枝留一腋芽,其余所有摘除。选择不留叶子是.因为主枝结果期一般长茄长势旺盛,单叶面积大,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能够供应成长需求,而且到了深冬时还需恰当摘除一些叶子,加强植株透光度。若侧枝留叶子,植株叶子数太多,影响植株行间透光,反而影响果实品质。
同时,不论主枝结果,还是侧枝结果,一次性留果数量都不可过量,留2个果即可,防止一次性结果数量大而影响上部茄子的座果。
多种方式可选管理不能松
对于差别的整枝方式,肥水管理上也有些区别,其中前一种整枝方式的肥水管理重点应在摘心后,要准时增加肥水管理。因为通过较长时间成长,茄子产量又高,茄子摘心,是对植株的一次调解,改变了顶端优势,加强了分枝,故需要补充肥水,养棵、促棵。
通过四五个月,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元素被大量消耗,难以满意茄子大量结果的需要,要准时补给大量元素肥料,如丰田A、月子肥等,促使根系和上部茎叶的迅速成长。需要小心的是补充营养物质的时间,不可在全部果实所有摘除后进行,以免没有果实的负担酿成植株疯长,对产量影响较大,建议在主干上还留有1~2个果实并且已经膨大后进行以上肥水管理方法。
而对于后一种整枝方式,肥水管理要保证持续性,因为是间断摘心换头,更应该多加堤防,在冬天低温期间,建议养根壮棵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