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重要危害叶子。叶子上病斑初呈黄绿色,后逐变成黄色,因受叶脉制约病斑由近圆形扩大至多角形,直径10毫米。湿度大时病斑反面长出白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叶子变黄干枯。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翌年紧接着感染小苗。重要借风雨传播,蔓延很快。温度16℃时有利于病菌侵入,24℃时有利于病菌发育,85%以上相对湿度利于发病,病菌侵入需要有水滴及露水。
防治和治疗办法
1、利用无病种子,用适量新高脂膜拌种,能有用灭杀有害病菌,隔离病毒侵害,增加呼吸强度,提升发芽率。适时播种,密度要适宜。
2、增加田间管理。准时减苗、定苗,结合减苗准时清除病苗、病株,减少田间侵害菌源。适期中耕松土。按照植株成长需求,合理水肥,防止大水漫灌,定期喷施新高脂膜,呵护植株健壮成长。孕蕾期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子肥厚、叶色鲜嫩、天然品味浓。
3、药剂防治和治疗:发病初期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同时喷施新高脂膜,呵护药效,提升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