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冬吃怎样吃红薯最营养

时间 : 07-02 投稿人 : 鼎卉园园艺 点击 :

冬吃怎样吃红薯最营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杜金行表示,这个季节吃红薯的好处很多。红薯可以预防便秘,有助消化。同时,红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这种强效的营养元素组合能提升免疫功能。

国家高级烹饪师唐宇表示,有些细节仍然需要注意。吃红薯别忘减主食,红薯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与等量大米几乎相当,因此在吃主食的情况下,建议吃100—200克红薯即可。若要多吃红薯,建议减少主食的分量。

同时,空腹食用红薯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容易引起腹部不适。胃溃疡、多酸性慢性胃炎的人要少吃,以免病情加重。

另外,吃红薯最好搭配蔬菜、水果及蛋白质食物一起吃,以补充蛋白质的不足。

专家推荐了2款红薯的新奇吃法,大家不妨在家试一试。

姜汁牛奶红薯糖水

原料:红薯、姜、冰糖、水、牛奶。

做法:1.红薯去皮切块,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可以防止煮好的红薯变黑。2.加适量清水和少量拍碎的姜,还有冰糖一起煮20分钟左右,直到红薯酥烂。3.加入牛奶一起喝,清甜香糯。

红薯蒸排骨

原料:排骨200克、红薯1根、大米100克、糯米50克、香叶3张、蒜头6个、八角2个、生姜1块、料酒10克、生抽5克、蚝油5克、食盐22克、桂皮1块。

做法:1.将大米、糯米、香叶、八角、蒜瓣、桂皮、姜块一起放入炒锅。2.开小火慢炒出香味后,加食盐继续炒入味,挑去除大米和糯米以外的其他食材。3.把炒好的米冷却后倒入料理机内打碎,备用。4.排骨清洗干净,剁小块,加食盐、生抽、料酒、蚝油和研好的米粉拌匀,腌渍半小时。5.红薯去皮清洗,切成滚刀块,码放在盘子上。6.再把腌渍好的排骨放在红薯上面,移入蒸锅上。7.旺火蒸上气后再转中火蒸25分钟即可,关火,稍焖片刻取出食用。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红薯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植物资料网红薯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相关文章

  • 小麦返青后追肥要“三看”
    小麦返青后追肥要“三看”

    时下气温回升,小麦将进入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小麦返青追肥关键时期也将到来。多数农民在追肥时随意加大追施返青肥量,造成小麦倒伏、减产。就此笔者建议农民朋友追施小麦返青肥要“三看”,确保今年小麦丰产丰收。一是看苗情施肥。在追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苗情分类追施。一般来说,晚播苗、弱苗应...

    1490 小麦 小麦种植技术 农作物有哪些
  • 棉花蕾期栽培要点
    棉花蕾期栽培要点

    2008年棉花蕾期的气候对棉花的生长极为不利,温度低湿度大,造成棉花长势同比往年落后3~5天,棉花病害重,整体长势偏弱。如何加强蕾期管理,搭好丰产架子,在管理上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点:稳施蕾肥根据地力条件和施底肥情况及棉花长势,科学施肥。以磷钾肥为主,地力高、底肥足、长势旺的棉田不宜追施氮肥,可适当每...

    539 棉花 农村创业知识 棉花种植技术
  • 怎样储存大米才能保鲜
    怎样储存大米才能保鲜

    大米现在已经成了每个家庭都不缺的食品了,尤其是一些农村家庭,通常准备了很多大米,储存起来,吃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但是,时间长了,大米也会发霉、生虫,导致营养成分流失。那么,大米应该怎样储存才能保留其营养成分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米的贮存方法。严格来讲,大米的保质期是6个月,并且要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653 水稻 农作物种植教学 水稻保鲜储藏
  • 各地小麦最佳种植时间表
    各地小麦最佳种植时间表

    河南小麦播种时间1、豫北及豫西地区最佳种植时间为:10月4日至13日。2、局部丘陵山区最佳种植时间为:10月初。3、豫中、豫东地区最佳种植时间为:10月7日至15日。4、豫西南地区最佳种植时间为:10月15日至23日。5、豫南地区最佳种植时间为:10月17日至26日。河北小麦播种时间1、唐山、秦皇岛...

    520 小麦 小麦种植技术 农业项目
  • 黑米的补肾效果是极好的
    黑米的补肾效果是极好的

    中医认为黑米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古医书记载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可入药入膳,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疗效尤佳。黑米中膳食纤维含量高,淀粉消化速度慢,因此...

    1071 黑米 农作物分类 黑米综合
  • 景宁县浮亭岗村积极种植特色红米
    景宁县浮亭岗村积极种植特色红米

    2015年10月15日,经县农业局、雁溪乡政府等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现场仪测验收,实种面积62.5亩。由于农村大多劳力外出,部分农田因无人耕种出现不同程度的荒芜。梅伟东针对这部分农田的特点,采取统一流转,实行稻与田螺、泥鳅种养结合的方式种植特色红米。稻田不用化学除草、不用高剧毒农药,保持田间生态环境等无...

    1748 农业种植 红米 红米行业资讯
  • 名优品种红小豆津红820039
    名优品种红小豆津红820039

    红小豆新品种"津红820039"系天津市窭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鲁棠华等同志,在搜集、整理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从天津市地主农家品种的变异群体中筛选、提纯、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商品性状好的红小豆新品种。津红820039品种籽粒红润、粒大脐小、呈短圆柱型,商品性状好,百粒重11克,皮薄,加工易蒸煮,出...

    1553 红小豆 农作物种植教学 红小豆选种育苗
  • 小麦氮肥后移延衰增产技术
    小麦氮肥后移延衰增产技术

    一、什么是小麦氮肥后移技术所谓氮肥后移延衰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小麦高产田中将追施氮肥时间适当向后推迟,-般后移至拔节期(4月中旬),土壤肥力高的地片若种植的是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可以移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同时要将氮素化肥做底肥的比例减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可减至...

    279 小麦 小麦种植技术 农产品加工
  • 红米的营养价值
    红米的营养价值

    红米起源于中国,距今大约有1千多年的历史,是在大米中液体深层发酵精制而成的一种红色霉菌。它外皮呈紫红色,内心红色,米质较好,营养价值也较高,微有酸味,味淡,是南方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可作饭粥,可作汤羹,还可加工成风味小吃。红米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膳食纤维、磷、铁、铜,维生素A、B、C等。红米的营...

    217 种植创业项目 红米 红米行业资讯
  • 玉米常见缺素的症状及防治和治疗措施
    玉米常见缺素的症状及防治和治疗措施

    玉米是常见的农作物,是许多农户家庭的重要经济净收入,玉米在成长时和人以及其他动植物一样,需要多种元素才能健康生长,如果在栽培时缺乏某种元素,不仅会影响玉米的成长,还会影响产量和质量,下降经济收益。下面植物资料网带来玉米常见缺素症状及防治和治疗措施。1、缺磷玉米在缺磷时,苗期成长缓慢,叶尖和叶缘为紫红...

    2515 粮油作物种植技术
  • 蚕豆储藏技术要点介绍
    蚕豆储藏技术要点介绍

    (1)防治蚕豆象蚕豆象的成虫当蚕豆开花结荚期在田间产卵孵化幼虫,到收获入库,幼虫化蛹和羽化为成虫。防治工作要采取田间与仓内同时并举的综合体系。一个是蚕豆开花期,此时正当成虫集中田间活动交尾时期,抓紧田间杀虫以防止产卵;另一个时期是收获以后7月底以前,此时正是幼虫发育和化蛹期,抓紧入库前后杀虫防止成虫...

    743 蚕豆 种植创业项目 蚕豆保鲜储藏
  • 高温天气水稻田间勤管理
    高温天气水稻田间勤管理

    目前,江南和华南大部早稻处于抽穗扬花至灌浆乳熟阶段;江南晚稻处于播种育秧阶段。当日最高气温≥35℃或日平均气温≥30℃,持续3天以上时,易导致早稻开花授粉不良、灌浆期缩短,成熟期提前,影响产量和品质;导致晚稻秧苗生长过快,不利形成壮苗。此外,晴热天气易使水果和蔬菜遭受“日灼&...

    2416 水稻 农村创业知识 水稻种植技术
  • 安徽首次截获豌豆细菌性疫病菌
    安徽首次截获豌豆细菌性疫病菌

    豆细菌性疫病菌目前在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均有发生,主要寄主包括豌豆、扁豆、香豌豆等。该病菌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并能长期存在于种子内部,扩散迅速,能造成豌豆生产的重大损失,如该病菌随相关货物传入,将给我国农业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豆细菌性疫病菌目前在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均有发生,主要寄主包括豌...

    873 豌豆 农作物种植类别 豌豆行业资讯
  • 国内外最具前景亚麻籽产品
    国内外最具前景亚麻籽产品

    伴随着15年8月的中国亚麻与健康高峰论坛的举行,亚麻籽健康知识更加广为人知,而亚麻高峰论坛的举办者之一杭州天龙集团也逐步进入大众眼帘。亚麻籽富含ω-3脂肪酸,其强大的健脑益智功能已经被全球科学家所认可。但目前国内能够生产亚麻籽产品的公司较少,主要原因是亚麻籽营养成分分离、提取难度高,需要...

    2509 农作物种植管理 亚麻 亚麻行业资讯
  • 玉米苗后锄草剂的种类及利用对策
    玉米苗后锄草剂的种类及利用对策

    夏天多雨,玉米田杂草出现普遍,重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香附子等。玉米苗期受杂草的为害最重,化学防治和治疗省时、省力,但市场上玉米田锄草剂五花八门,农民常常不知道怎样选择,不少农户误选错用锄草剂,给玉米成长酿成不必要的损伤,所以了解锄草剂的种类及正确利用是夏玉米杂...

    458 粮油作物种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