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丹参要密植,种到7000棵效益加强很显著,种丹参不能用锄草剂…… 丹参想高产,听听专家怎么讲
11月11日,一场吵闹的丹参品评会在莱芜市钢城区艾山街道举办,栽培面积超过300亩的8个村的参农参加了比赛,六人获得亩产量奖,六人获得单株王奖。参农们兴致勃勃上台,从各级领导和专家手中接过奖励,分享自己的经验。
莱芜多山,自古盛产药材。最让参农们有收获感的,是颁奖会结束后,山东农大王建华教授作丹参栽培采收加工技术讲演。王建华教授研究丹参多年,是莱芜丹参栽培户认可的大专家。
“丹参要密植,4000棵太少了,种到7000棵,效益加强就很显著。”“大家习惯窄垄单行栽种,其实宽垄双行更好,收获时也不麻烦。”“要买粗壮些的好苗子,不能有线虫病,不能为省几分钱买病苗弱苗。”“要舍得用肥料,尤其是八月份丹参根进入迅速成长期后,追施一次钾肥为主的复合肥。”“栽植季节,浇水要跟上,一定保住基本苗。”“种丹参不能用锄草剂,大家伙儿就多除几遍草,当锻炼身体吧。”“采收晾晒出售时,多花点功夫,整理好。这就像处对象,长得悦目的,印象分就高。区别规格丹参,价格不一,但分开卖比只卖统货总收入能多几个百分点。”……从选地、育苗、管理到采收加工、规格质量和市场价格,各环节重点和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王建华一一给大家进行解析讲解。“按这些措施做,丹参亩产提升到350千克一点问题没有,现在平均亩产只有280千克,大家伙儿得加把劲儿。”
王建华的话朴实、易懂,台下的参农们听得专注、仔细,奋力把每句话都记下来。
“我问个事儿。”一位大嫂举起手,“成长过程中那个花剪还是不剪?”“丹参栽种不久就会开花,花期长,确实消耗许多营养物质,摘不摘花,要看自己的需求。如果要收种子,就不要摘花了,一亩地收十斤种子也千把块钱呢。摘花这个活儿很费功夫,总共摘三次花就能够。第一茬花比较少,能够不摘,八月份的这茬花最好摘,因为对产量影响比较大。”
“现在要收了,有些丹参株却死了,咋回事呢?”一个在旁边站着听课的中年男子问。“如果是花、种子和叶儿干了,没事。”“不是,是根烂了。”旁边有人插话。“烂根重要有两个 因素。一是.因为线虫病,一个是局部低洼积水。丹参最好选择砂土栽培,粘土排水不畅,就容易烂根。但是砂土也有小问题,水稍微多一点,容易发生须根,就是毛毛根,所以必需起垄种植。我们农大老师研制的生物菌肥,对线虫病成效很好,等我们做完几次试验,再推荐给大家。”
“现在还能种丹参么?”又有人站起来问。“如果是两个星期前,我能说完全可行,但是也需要覆膜保温。这个日子栽植我们还没有做过试验,不敢保证。目前我们正在沂源、长清、泰安三地做试验,看看最晚啥时候还能够栽种。”
“其实线虫病问题重要来自育苗环节、前茬作物和重茬栽培。过几天,我会再来讲课,给大家说说黄芩、桔梗和菊花等其他药材的栽培。咱们轮换着种,能个别解决线虫问题,也能把艾山街道真的打酿成中草药基地。大家早先遇到啥问题,能够反映到街道办或村委,我来集中解答。”
一口气讲了50多分钟,王建华还意犹未尽。
运动结束后,笔者采访了大龙门村的参农臧屯泉。臧屯泉联合村里十几户人家,建起了丹参合作社,加上流转的土地,种了400多亩丹参。他乐呵呵地说,种上一年丹参,比种四五年玉米收入还强。他听过好几次王建华教授的讲课,协助最大的就是密植技术。“我们原来均是跟栽地瓜似的,一墩墩的,担心收获时不佳往外刨。王教授让我们起垄,密植,栽到七八千棵,收入自然就上去了。”
大龙门村的朱玉富,这次以单株3420克争得了“参王”称号,一向笑得合不拢嘴。“我们原来十月份就开始把刨土挖丹参,王教授让我们晚收两三个周,增收很显著。梅博士这一年就住在街道,给我们供给技术指导,出了大力。”
朱玉富所说的梅博士,是王建华团队的梅显贵老师,客岁刚刚入职,就被农学院选派到钢城区艾山街道挂职副主任,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重点分管“九龙药谷”建设和中草药扩展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北楼村后那个30亩的试验示范园,是梅博士的实验室,也是给我们供给技术指导的试验地。他每周把难题带回去与王教授商议,再把答案带回来指导栽培生产。我们艾山街道的丹参产业能扩大起来,可真是亏了农大的专家。”艾山街道党工委高加宝书记激动地说。
信息来源: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