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的果肉直接裸露,汁液一触即出,极易受到虫子和鸟雀的啄食,遇到间断阴雨更是要命。而位于江津区龙华镇双溪村的重庆帝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培先很会想措施,她用轻薄透光的纱帐将杨梅树罩住,给“娇贵”的杨梅撑了把伞。
一举多得
吴培先的杨梅是从浙江引种的东魁品系,以个头大、果色红得发紫、果肉幼嫩等特性著名。原本东魁杨梅在江津的长势不错,不过,重庆初夏的阴雨绵绵,以及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雀成群结队,对杨梅的品质和收获是一大考验。
何不采取蔬菜棚室的栽培方式?吴培先灵机一动,在杨梅地里建起五六米高的立体式钢架,上面覆盖薄如蝉翼的透明纱帐。
在150多亩杨梅基地,吴培先依据详细地形,采用单栋或连栋棚,用长寿流滴耐老化公用膜及防虫网覆盖钢结构避雨的方式,全程呵护杨梅成长,同时能有用预防大风暴雨、飞禽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在整个杨梅成长周期中,棚室发挥着“呵护伞”的作用。杨梅没有果皮,虫鸟爱吃,再加上风吹雨淋,果子很容易失去它的香味,容易腐烂变质。
净赚三百元
吴培先7年来的经验显示,若下的是小雨,表面张力会让雨水顺着“纱衣”流下;若遇到中雨及其以上,吴培先准时拉上塑料薄膜。这样,哪怕帐外雨水淅沥,帐内杨梅果也干干爽爽。
她说,给杨梅树穿上“纱衣”,既可防虫防鸟,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的利用,同时,在杨梅成熟的季节,能恰当减少光照,延长杨梅的成熟期,杨梅的甜度可提升到14%以上;纱帐的应用,还能有用延长半个多月的采摘期。
吴培先算了笔账,一顶纱帐的花费在700元左右;罩上纱帐的杨梅树,每棵可增收20到30斤,按市价每斤50元计算,一棵树一年的增收就在1000元以上。一去一来,净赚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