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小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发病季节集中,导致玉米减产幅度较大,因而影响栽培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的提升。现结合我县党城乡近年来在农村指导农民防治和治疗玉米大小斑病经验,总结如下:
1、病菌。玉米大小斑病全称玉米斑病,发病同属三个病菌,分别为: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原斑病,三个病菌均属真菌界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钢丝孢目长蠕孢属。
2、发病症状。玉米大小斑病发病症状为:叶面先产生紫红色小斑,继而呈同心圆状发展,大斑病逐渐呈条状产生。小斑病则呈圆状不规则斑块,发病区边缘呈紫红色,向内逐渐成鲜红色,中心则锈状枯干。玉米大小斑病发病期为玉米抽雄前后至收获时期,一般可导致减产的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因此,对此病不可轻视,发现发病应及早喷药防治和治疗,以 保证产量。
3、防治和治疗
3.1 农业防治和治疗。提倡轮种倒茬,期限为3~~5年,以换茬减轻此病的产生。
3.2 化学预防。在玉米抽雄前后喷施叶面肥及杀菌剂,以预防玉米大小斑病的出现。
3.3 发病期喷药治病。
3.3.1 50%多菌灵乳油,每亩用50~~80毫升,兑水20公斤,于晴天下午匀称喷于叶面。
3.3.2 70%甲基托布津粉剂,每亩用50~~80克,兑水20公斤,于晴天下午匀称喷于叶面防病。
3.3.3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80~~100克兑水20公斤,于晴天下午匀称喷于叶面防病。
3.3.4 瑞毒霉晶体亩用30~~50克,兑水20公斤,喷于叶面治病。 在以上前3种喷药防治和治疗中混用农用链霉素10~~15克喷雾防病或亩加施绿丰95一支,混用可兼治病增产于一体,成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