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及为害】本病在北美、北欧、日本等国均有出现,危害冷杉(Abies)、云杉(Picea)、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等树种。在我国新疆,分布在天山西部,准噶尔西部山地和阿尔泰山等林区。重要发病地区有巩留,伊宁,塔城等地。重病苗圃,年损失率为33-62%。在人工更新幼林,此病也很严重,特别是用新苗、弱苗及带病苗更新造林时更为严重。近年来,由于雪霉病的为害,酿成苗木短缺,质量降低,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影响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扩展。
【症状】针叶和地上部全株在雪下受侵害,被灰褐色到深褐色的菌丝覆盖,或入侵内部,导致苗木霉烂和窒息。菌丝层的质地和厚薄因病情而异,发病轻时呈絮状,严重时呈毡状。色泽因受害时间长短而区别,早期受害的为褐色,即将融雪时受害的为白色或灰褐色。为害轻时为团块状,融雪后发病叶片脱落,茎的皮层溃烂,地上部逐渐枯死。
【病原】病原菌重要有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狭小平截盘多毛孢(Truncatella)、另外还有枝孢属(Cladosporiumsp.)、根霉属(Rhizopussp.)、交链孢属(Alternariasp.)、附球霉属(Epicoccumsp.)等。对重要病原菌的形态分述如下:
1.灰葡萄孢的假菌核近黑色,表面粗糙,近圆形到不规则形,叶上0.1-1mm,茎上2-3mm,成熟时半外露,不易脱落。营养物质菌丝无色透明,内含很多颗粒状体,宽4-11μm。由菌核和菌丝出现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基部浅褐色,向上渐细,近无色,长0.5-2mm,宽8-16μm,在顶端多次分枝,小枝膨大发生小梗,芽殖分生孢子聚集成簇。分生孢子无色,单细胞,卵圆、椭圆到矩圆形,8-18μm×7-12μm。老的分生孢子梗扁平扭曲,褐色。分生孢子簇除顶生外,还在延伸的分生孢子梗上间生,间距26-59μm。附着孢初期二歧分枝,后期集结,墨绿到黑色。小孢子无色,近圆形,约3μm。
2.核盘菌的菌核黑色,表面光滑,蚕豆形,亚铃形或近圆形,4-8mm。着生在云杉的幼茎、小枝、子叶节和新芽顶端,偶尔生叶上,易脱落。一般由菌核出现菌丝,菌丝无色透明,附着孢墨绿到黑色。也可由一菌核出现1-15个子囊盘,一般4-6个。子囊盘淡肉色到暗肉色,初期杯状,展开后呈盘状,直径1-11mm,盘柄长1-2cm,常因环境而异,可长达4cm以上。子实层近无色,子囊棒状,108-145μm×6-8μm,顶环碘液染色变兰。子囊孢子8个,单列,单细胞,大多数为椭圆形,8-12μm×5-8μm,内含2-3个油滴。侧丝比子囊稍长,顶端轻微膨大。
3.狭小平截盘多毛孢的分生孢子座茎生,烧瓶状至盘状,埋生,分散或汇合,250-1100μm×100-450μm,器壁由褐色,多角形细胞组成,开裂不规则。子实层周生,分生孢子梗无色,线形,25-46μm×2μm,少分隔,有1-3个环痕。分生孢子纺锤形,16-21μm×6-9μm,3个真隔膜,中央两个细胞褐色,长11-14μm,基细胞平截,顶细胞锥形,均无色,顶细胞有延生的附属丝,形状多变,二歧分枝或不规则分枝,有时单一。
【发病规律】雪霉病在新疆除了为害雪岭云杉(P.schrenkiana)、西伯利亚云杉(P.obovata)外,还为害欧洲云杉(P.abies)、白云杉(P.glauca)、青海云杉(P.crassifolia)、四川云杉(P.balfouria7la)等。云杉雪霉病在成长期生病之后,在雪下继续扩展蔓延酿成为害。初冬和早春是重要出现期,以早春蔓延快速,灰葡萄孢等三种病原菌的共同特性是:0-22摄氏度时,随温度的升高,成长快速加强;在28摄氏度以上,成长极其缓慢并逐渐停滞;在22摄氏度以下养份成长旺盛。成熟的菌核,一般无休眠期。温、湿度适合即可萌发。在天山西部、准噶尔西部山地和阿尔泰山林区,积雪深厚(以新源布尔津为例),历年平均最大雪深为100.4cm。在积雪覆盖下,冬天土壤不结冻,或仅在一些年份浅土层短期轻微结冻。苗冠层和土壤层长期处于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高湿状态。由于积雪覆盖地面温度近5-6个月处在0摄氏度左右,到3-4月融雪期,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持续时间长达近2个月。这样的生态条件,适合雪霉病形成,特别是初冬和早春的气温不稳定,融雪期推迟,经常形成冻雨、雨夹雪、在积雪层下产生冰盖,苗木被压倒伏,透气性差,加倍有利于病害的扩展蔓延。病原菌是弱寄生菌、苗木受冻害、灼伤等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损害,以及管理粗放,多年连座,高密度栽培,光照不足,以及不利于排水,通风和降温的小生境,均引起为害加重。
【防治和治疗方法】在轻病区,要强调综合防治和治疗。在重病区,要普遍采取化学防治和治疗,抑制为害和流行。
育苗技术防治和治疗。选择中山带海拔高度较低的地段建立正规苗圃。严格抑制栽培密度,适期减苗、定苗、剔除弱苗和病苗。准时换床,分级移植,增强光照。放叶和新梢期,采取盖帘等对策防晚霜。适量、适期施用化肥、促壮剂、锄草剂,但要避免灼伤。秋天疏通途径和排水口、清除杂草等障碍物,早春赶冰凌排淤。药械不足的小型苗圃,幼龄苗可采用苗床搭隔雪棚防病办法。
营林技术防治和治疗。结合迹地更新,做好造林前的清林和整地。选用合格的健壮苗木造林和补植。起苗、假植、栽植等作业时.要小心呵护好苗木,维持苗木生机。增加幼林抚养,准时扶苗、覆土、锄草、割灌、清理植株周围坍塌的石砾等障碍物,预防植株被压或倒伏。
化学防治和治疗。在初冬积雪覆盖前(苗圃10月上中旬,林地9月底-10月上旬),用广谱性、药效期长、内吸和吸附性强的杀菌剂。如20%粉锈宁乳油(1.5-4.5千克/ha),70%甲基托布津(3.0-9.0公斤/ha),25%多菌灵或40%多硫合剂,多福合剂(9-12公斤/ha)等。用电动手持超低容量喷雾器,将药剂稀释5-10倍,喷施1次,防效最佳,特别适宜在山地和气候多变的初冬作业。幼林的防治和治疗选用多菌灵胶悬剂、粉锈宁乳油等,可喷施原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