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有棱沟。叶柄粗壮,被短刚毛;叶子质硬,屹立,三角形,弯缺半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颜色较浅,叶脉两面均有糙毛。卷须稍粗壮。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梗粗壮,有棱角,被黄褐色短刚毛;花萼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色,顶端锐尖;雄蕊花丝长15毫米,花药依靠合。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梗粗壮,有显著的棱沟,果蒂变粗或稍扩展。果实形状因品类而异;种子卵形,白色,长约20毫米,边缘拱起而钝。
原产北美洲南部,中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种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物质,具有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利尿、消肿散结的功效。果实作蔬菜。
呵护地西葫芦灰霉病防治和治疗办法
灰霉病是呵护地西葫芦的常见病害,重要危害西葫芦花、叶、茎和幼瓜。该病形成的轻重与生产者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很强关系。管理好能够做到不出现,管理不佳轻者减产10%,重者减产30%以上。
灰霉病菌多从开后的花侵入,致使花腐烂,并形成灰色的霉。逐渐向幼瓜扩延酿成瓜条顶端褪绿呈水渍状,软化萎缩,最后腐烂。有时在瓜上长出黑色的菌核。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在4~22℃条件下均可发病,但适宜的温度是17~20℃,空气相对湿度在 93%以上时发病严重。
防治和治疗灰霉病重要采取以下方法:
①培养无病壮苗。一是在播种前2~3周,每平方米床土用福尔马林40ml加水2~4公斤 浇于床土上,覆膜消毒4~5d;二是订植前用65%甲霉灵超微可湿性粉剂(下简称甲霉灵)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1000倍液喷洒幼芽,使小苗带药移植,高垄或半高垄种植,并覆盖地膜;三是浇水要选晴天早上进行。浇水前喷甲霉灵或速克灵,浇水后闭棚,使温度达35~38℃,闷棚1h后放风排湿。
②清洁田间,准时清除田内的败花、病果、发病叶片,并将其带出室外深埋或烧毁。
③科学放风,上午闭棚使温度升至32~40℃,晌午、下午放风使温度降至20~25℃,湿度70%~80%,傍晚再放风2~3h,然后闭棚,使温度坚持在12~13℃。若外面最低温度在14℃以上时,晚上可放风降湿。④药剂防治和治疗,用沾灵蘸后4d再用甲霉灵或速克灵1000倍液喷花、幼瓜及叶子。每隔7d喷1次,连喷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