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别名:牛角椒、长辣椒、菜椒、灯笼椒,拉丁文名:Capsicum annuum L.,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近无毛或微生柔毛,分枝稍之字形折曲。叶互生,枝顶端节不伸长而成双生或簇生状,矩圆状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狭楔形;花单生,俯垂;花萼杯状,不明显5齿;花冠白色,裂片卵形;花药灰紫色。果梗较粗壮,俯垂;果实长指状,顶端渐尖且常弯曲,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成红色、橙色或紫红色,味辣。种子扁肾形,淡黄色。
辣椒露地越夏抗热高产种植技术
一、品类选择
栽培辣椒,应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部位、技术力量、经济基础和消费习惯,合理选择品系,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二、土壤预备
1.土壤选择:辣椒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山地、平原、江河沿岸都能够栽培,但应选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灌能排,3—5年未种过茄科蔬菜(如茄子、土豆、西红柿等)的“二岸田”,病害较少,采收期长,产量才高,经济效益好。
2. 整地作畦:辣椒种植忌土壤含水量太高,要求土壤疏松通气,故春季多雨地湿不宜深耕,最好是在先年冬天翻地冻堡风化,经过深耕冻化对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成效不错。翻地后要准时挖好排水沟、围沟、腰沟和厢(垅)沟,这些沟的深度依次减浅,坚持土壤干松不积水。整土宜在订植前一个星期进行,过早土壤易因下雨板结,过迟太匆忙,影响订植的进度。整土时,底土不宜整得过小,最底层土块通常要大如手掌,可加强底层大空隙,对前期排水、后期灌溉都有利,表层土壤要整细整平,利于订植后根系发育,根土结合活棵,也利于农事操作,锄草中耕。为了保证辣椒土壤的干松状态,切忌湿土整地,湿土整地因人脚践踏和工具的机械压力会使土壤产生泥浆,又紧又湿,透气性特别差,辣椒根系成长不佳,易酿成沤根、死蔸。为方便农事操作、排水和沟灌,宜采用窄畦或高垄,畦面宽度1.5—2米不等,垄宽0.8—1米。整好地后按早熟品系0.4×0.4米,中熟品系0.5×0.5米,晚熟品类0.6米×0.6—0.8米的参考株行距开穴。
三、底肥
辣椒露地种植施足底肥,能够保证生育时期获得匀称的营养物质,减少因追肥不准时酿成缺肥而落花落果的征象。南方前期多雨季可减少追肥次数,有利于维持土壤干燥状态。底肥应以肥效耐久的有机肥为主,于先年冬天堆制而成。一般可用园土和农作物秸杆为主,加入人畜粪尿,进行沤制,亩用量为5000kg,另加50公斤过磷酸钙和100公斤饼肥。饼肥通常用菜籽饼,经碾碎,发酵,充分腐熟。订植前3天,先将过磷酸钙和饼肥施入植穴底部,用松锄将其与土拌合并散开,订植前再用堆肥土填平植穴。南方春天多雨,不宜多用含氮较多的速效精肥(人粪尿、骨粉等)做底肥,更不宜用速效化学氮肥做底肥。
四、定值
辣椒的露地订植期重要决意于露地的温度情况,各地宜在晚霜过后,土温到10一12摄氏度时才定值。早、中、晚品系的订植期,一般来说,露地种植定值期应比地膜覆盖种植迟3—7天。辣椒订植宜在晴天进行,晴天土温高,有利于根系的成长活棵,晴天栽苗尽管容易发生萎蔫(是植物的一种呵护性的适应征象),只要新苗健壮,栽苗后出现某种程度的暂时萎蔫征象,是正常的。阴雨栽苗,植株纵然不萎蔫,但土温低,由于栽苗时人为的运动,酿成土壤粘着板结,不利于发根,成活率低,所以晴天栽苗缓苗快,阴雨天栽苗缓苗慢,而且不发苗。订植后,要准时浇足压英水,促使根系复活。北方因春天干旱,常用暗水稳苗定值,即先开一条订植沟,在沟内灌水,待水尚未渗下时将小苗按预定的株距轻轻放入沟内,当水渗下后准时进行雍土、覆平畦面。辣椒订植不宜过深,以与子叶节平齐为标准。
五、水分管理
辣椒订植后,门椒座住之前不宜灌水(南方为浇水),重要是松土保商,促使发根,促使开花结果。门椒座住早先,开始灌水,早先可经常坚持土壤湿润,使植株果实同长。如果门椒没座住以前就灌水,不但下降土温,影响缓苗,也容易酿成疯长,延迟坐果。如果坐果后仍较长时间不灌水,土壤干旱,植株成长就会矮小,甚至会导致落花、落果,引起减产,所以露地辣椒灌溉的开水期,一般在门椒长到最大体积时进行,但早熟品系的“开水期”能够恰当提前。进入盛果期,天气逐渐进入高温干旱期间,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辣椒枝叶繁茂,叶面积大,水分蒸发多,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梦想的土壤温度为80%较好,每隔7—10天应进行沟灌,灌溉的技术要点如下。
1.看准天气,防止灌后降雨,酿成灌害,影响根系成长,导致病害和沤根。
2.在气温、地温、水温较凉的时候进行,一般于午夜灌进,天亮前排出,要急灌、急排,畦中土壤湿透后即可排出。
3.灌水量宜逐次加大,第一次灌畦高的l/2,第二次约畦高的2/3,第三次可近畦面,不可漫灌。
4.形成病害的田块不宜串灌,以免导致病害传染流行产生。
六、追肥
辣椒追肥应按照各个差别生育阶段的特征进行,菜农在实践中按照辣椒的需肥特征和施肥要点概括了一套经验即: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早施秋肥。
1. 轻施苗肥:此阶段为成活后至开花前,施肥的重要作用在于促使植株成长健壮,为开花结果打好基础,一般在辣椒订植后7—10天,新苗恢复成长,即可追施粪肥稳苗。肥液浓度要低,以一成稀为好,忌单施氮肥,避免植株疯长,延迟开花。一般结合中耕,于晴天上午每亩施入人、畜粪尿500kg,每隔4—6天追肥一次,一向施到辣椒开花。
2.稳施花肥:此阶段为开花后至第一次采收前,施肥的重要作用是促使植株分枝、开花、坐果。一般每亩可施入二成稀畜粪尿500干克,另加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3—5天追加一次,浓度不宜过高,份量也不宜过量,否则易引起疯长,导致落花,太低则引起植株缺肥,满意不了植株分枝、开花、坐果的需要。
3.重施果肥:此期为第一次采收至立秋之前,植株进入结果盛期,是整个成长期中需肥量最大的期间,因此,施肥要多要浓。一般每亩每次施三成稀人畜粪尿1000kg,氮磷钾复合肥20kg。必要时加尿素10kg,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值得小心的是此期正值夏天炎热,土壤溶液浓度较高,追肥不妥,易烧根导致落花、落果、落叶或全株死亡。因此追肥要与浇水淄溉结合起来,抑制好浓度。
4.早施秋肥:翻秋肥对于中、晚熟品系很关键,能够提升后期产量,加强秋椒果重。夏天过后,气温逐渐下降转凉,立秋和处暑前后追施一次,每次每亩施人畜粪尿1000kg,氮磷钾复合肥20kg,能够促使辣椒发新枝,加强开花坐果数。翻秋肥施得过晚,气温已降低,不适于辣椒开花坐果,肥份难以起作用。以上粪水要充分腐熟,灌粪水之前,要先浇一次清水,下降土壤中溶液浓度,如果用草木灰,请不要与粪水混施,防止铵态氮变为氨气而挥发挥。如果植株根系受到伤害,汲取能力弱,植株缺肥,可先用10—30ppm的九二o淋根,保发新根,然后实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最好在露水未干的早晨或蒸发量较小的傍晚进行,可避免溶液很快干燥,有利于叶面汲取。不要在阳光充溢的晌午或刮风天喷施,避免迅速干燥,影响汲取,也不要在雨中或雨前喷洒,避免肥料被雨水冲刷掉,起不到追肥的成效。适于作面喷施的肥料一般为化肥如尿素、磷破二氢钾及个别可溶性微肥等。
七、中耕
锄草盖土露地种植辣椒,由于浇水施肥及下雨等要素,酿成土壤板结,订植后的辣椒小苗茎基部接近土表处容易产生腐烂征象,应准时中耕。中耕一般结合锄草进行,成长前期的中耕能提升地温,加强土壤透气性和促发新根的作用。中耕的深度和范围随植株的成长而加深和扩展,以不伤根系和劲松土壤为准,一般进行3—4次,植株封行前进行一次大中耕,深挖10—15厘米,土坨宜大,便于通气爽水。此后,只进行除草,不再中拼。露地越夏种植的辣椒一般植株高大,结果较多,要进行盖土打撑防倒伏,在封行以前,结合中耕逐步进行覆土,根系紧接着下移,除避免倒伏外,还可增强抗旱能力。
八、覆盖
盛夏高温季节,气温较高,空气湿度低,土壤蒸发量大,为避免土壤水分过分蒸发,宜在封行之前,高温干旱未到之时,使用稻草或农作物秸杆等,在辣椒畦表覆盖一层,这样不但能下降土壤温度,减少地表水分蒸发,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还可避免杂草丛生,浇水时可减少水对畦面表土的冲击,避免土表的板结。经过地表覆盖的辣椒,在顺利越夏后,转入秋凉季节,分枝多,结果多,对提升秋椒产量很有好处。覆盖厚度以3—4厘米为宜,太薄起不到利用的覆盖成效,太厚不利辣椒的通风,易导致落花和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