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学名:Nerium indicum Mill.)夹竹桃族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灌木,高可达5米,枝条灰绿色,嫩枝条具稜,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3~4枚轮生,叶面深绿,叶背浅绿色,中脉在叶面陷入,叶柄扁平,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深红色或粉红色,花冠为单瓣呈5裂时,其花冠为漏斗状,种子长圆形,花期几乎全年,夏秋为最盛;果期一般在冬春天,种植很少结果。
中国各省区有种植,尤以中国南方为多,常在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或河旁、湖旁周围种植;长江以北种植者须在温室越冬。野生于伊朗、印度、尼泊尔;现广植于世界热带地区。
夹竹桃叶三枚轮生,是典型的三杈分枝,每经修剪一次即由茎节上生出3个新枝。人们常应用它的这一分枝待性,进行整形修剪,使之成为每株主干上保留3个主枝,各主枝再留3个分枝,即人们俗称的“三权九顶”树形。
盆栽夹竹桃成活后第一次修剪一般可按照植株高低和个人喜爱,选留主干30~40厘米打顶,促其萌发侧枝。待新技长至4-6厘米长时,选3个部位恰当的粗壮枝条,其余抹除,此时应增加肥水管理。第二次修剪视植株成长状况,宜在7月进行,每个侧枝留10一15厘米打顶,在侧枝上各选留3个分枝,通过如此修剪,即成为人们喜爱的“三杈九顶”树形。修剪后,夏天可进行地栽,入秋后再移栽花盆中,这样待到第2年盛花时,花朵分布均匀,树冠整齐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