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足底肥:底肥要施足,且要平衡施肥,并施用适量的有机肥,一般每亩基施施莱登肥母2千克加腐熟的粪肥2500—3000千克,其它施用平衡型,如16—16—16(硫酸钾型)每亩施用65—75千克肥料。
2、巧施座果肥:黄瓜为无限花序,结果期长,要求每结一次果后要叶面喷洒施莱登黄瓜公用修复剂,恢复植株养分,促使黄瓜再次开花结果。根部追肥应掌握轻施、勤施的原则,一般每隔10—15天追一次肥,每次每亩用施莱登高钾型水溶肥5kg配合施莱登黄瓜公用冲施滴灌肥5千克随水冲施。
3、看重施用钾肥:钾肥对促使营养物质成长和生殖成长的平衡扩展,增强黄瓜抗病性和改善黄瓜品质均有良好的作用。占有关研究,黄瓜成长初期缺钾,难以得收成,生育前半期缺钾,其产量仅为全生育施钾的1/9,后半期缺钾,尚还有1/3的收成。
4、结合利用叶面肥:据实践,在成长中期喷施施莱登微分子钾加施莱登黄瓜公用修复剂3—5次,能有用提升采摘次数,改善黄瓜品质,减少病害出现,增产幅度大大提升。
黄瓜肥害、缺素症症状体现
肥害及缺素症是施肥不妥导致的黄瓜生理性病害。中上部叶缘呈整齐的“镶金边”,组织一般不坏死,上部叶骤然变小,一些叶子呈“降落伞”状,成长点紧缩,多由于施肥过量,土壤溶液浓度过大而酿成叶子盐分蕴蓄,取出根系可见根已变锈,根尖钝,底部叶子边缘或叶脉间仍为绿色,其余一些变黄,病部和健部界限清晰,这是氨气积累为害的体现。在瓜苗订植前施入未腐熟的鸡粪,鸡粪排出大量氨气于已扣棚密闭的温室中,最易出现瓜苗氨害。主根受肥烧则瓜苗体现心叶烂边,缺铁出现黄边叶,叶子黄化,缺锌上叶发黄,叶子变小:缺钙叶皱缩烂边:缺锰下部片似降落伞:缺硼上部叶子深绿,增厚卷缩,叶面积变小。这些都能够经过叶面补充施莱登微分子铁、微分子锌、微分子钙、微分子锰、微分子硼等单一元素进行改善。
棚室黄瓜栽培中易发生的问题
一、畸形瓜(包括弯曲瓜、尖嘴瓜、大肚瓜、蜂腰瓜等。)
1、弯曲瓜 发生的起因是在育苗阶段,温度、湿度不适或营养物质供应不足,酿成子房发育不良,自然发育成弯曲瓜:在黄瓜肥大时,田间管理不妥,也易产生弯曲瓜。防止上述状况较好的措施,是在育苗期为黄瓜花芽分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在瓜条膨大期增加肥水管理,切忌不可氮肥过剩,在幼瓜期喷洒一次施莱登微分子钾和微分子硼。
2、尖嘴瓜 酿成的 因素一是授精不良,二是棚内间断高温。因此当棚室内温度超过30℃时需要准时通风,以避免高温的产生。在现花时,要准时喷洒施莱登微分子硼与微分子锌,促使花药的出现,同时延长花期,使授粉完全。开始坐瓜后应增加肥水管理,坚持土壤湿润,培育健壮植株。
3、大肚瓜 发生起因一是授精不良,二是土壤缺锌。因此要选用单性结实性强的品系作为棚室的主栽品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叶面喷洒施莱登微分子锌。
除了以上有针对性的避免棚室畸形黄瓜产生的对策以外,还要做到:
1、抑制好温度:棚内温度要坚持在15℃以上,使黄瓜适温成长发育,减少畸形果实出现的机遇。
2、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可用施莱登抗旱生态肥做基肥,追肥利用施莱登高磷型和高钾型全水溶冲施肥。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措施,严格抑制氮肥施用量,避免植株疯长。在生育中后期叶面喷施施莱登黄瓜公用修复剂3~4次,避免植株早衰,增强后劲。
3、合理浇水:晴天要小心浇水,避免缺水。水要抑制浇水量,特别是果实膨大期切忌过多浇水。
4、增加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对黄瓜霜霉病、疫病、灰霉病等病害,全程采用施莱登系列杀菌剂进行防治和治疗。对蚜虫、白粉虱可选用施莱登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20毫升兑水15千克进行喷杀。
此外,还须准时摘除畸形果,让养份提供发育正常的瓜条。
二、花打顶征象
其起因是订植缓苗后没能较好地促根控株,追肥灌水过早。由于地温降低,根系运动减弱,养分跟不上,酿成花打顶。如遇上述征象,应提早采收成瓜,并疏除一一些雌花,在晴天时浇水并追施氮肥。
三、叶子生理性发黄
这是由于营养供应不足酿成的。黄瓜是需肥较多的植物,不光基肥要丰富,结瓜期也要增加追肥才能保证丰产,每次追肥每亩施用施莱登高钾型水溶肥5千克,并结合施莱登黄瓜公用修复剂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
棚室黄瓜防“徒长”
棚室黄瓜种植,如果管理不妥,极易酿成“徒长”征象,只长秧不接瓜,从而严重地影响棚室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需仔细的加以防治和治疗。详细做法为:
抑制温度:黄瓜成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5—30℃,超过30℃,黄瓜植株就会形成疯长征象,酿成“徒长”,因此,棚室内白天温度应抑制在25—30℃之间,不宜超过30℃,夜间温度坚持在18℃左右为宜,以下降呼吸作用,加强干物质积累。
控制湿度。棚室内由于条件密闭,棚内温度一般都很强,黄瓜成长发育的适宜湿度是85%左右,傍晚如果气温在10—15℃时,棚室内应进行通风,以下降夜间棚内湿度,避免黄瓜“徒长”,控制病虫害的形成,促使黄瓜开花结果。
营养物质剂保瓜
实验证明,在黄瓜花期用1500倍的施莱登修复调节剂加施莱登微分子硼可使黄瓜多坐瓜,保住瓜,并能够促进小瓜条快速膨大。这样,既能够使黄瓜提早上市,提升前期产量,加强经济效益,又能够有用的控制黄瓜植株“徒长”。
棚室黄瓜无公害防治和治疗霜霉病
变温管理:早上拉开草占后,放风排湿半小时,然后紧闭大棚,将棚温快速提到28℃以上,温度上升到30℃时开始放小风,上午将温度抑制在28—32℃,午后如果棚温继续升高,可加大放风量,将温度降到20—25℃,入夜后,前三更将温度抑制在18—20℃,后三更将温度抑制在14℃以下。
适期浇水:按照天气、土壤商情和苗情适期浇水。浇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可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浇水后马上关闭大棚,将温度提升到32℃,在此温度下维持1小时,然后放风排湿。
改善种植条件:棚室应尽量选用无滴膜。无滴膜透光性好,可防止棚膜结露,提升棚内的温度,下降棚内的湿度,也可在大棚后墙上张挂反光幕,增强棚内的光照,提升棚内的温度,此外,还能够在行间铺撒干草,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下降棚内的湿度。
高温闷棚:进入4月后,如果发现病株,可选晴天上午密闭大棚,将温度升到45℃并坚持2小时,以杀灭棚内的病菌。为了避免霜霉病的形成,每周可闷棚1次,闷棚后恰当放风,放风量先小后大,需要堤防的是,闷棚前的一天务必浇水。
营养物质防治和治疗:黄瓜进入成长中后期后长势显著减弱,植株体内汁液中的氮糖含量降低,在此类状况下植株最易形成霜霉病,此时,可叶面喷施氮糖液,以补充养分。氮糖液可用白糖、尿素、施莱登修复剂、水按1:0.5:20:100的比例配制,每隔7天喷1次,连喷5次,在棚室黄瓜成长时期,合理喷施施莱登黄瓜公用修复剂补充养份,促进黄瓜成长健壮,提升抗病能力,每隔10天喷施一次。如果已经产生霜霉病,要准时喷洒施莱登祛霜进行治疗,病情严重时用施莱登祛霜加施莱登祛净叶面喷洒治疗。(应用办法及利用剂量参阅应用说明书)
培育壮苗:最好采用野生的南瓜嫁接育苗。用这类南瓜苗嫁接的黄瓜根系发达,抗逆性强 不易形成霜霉病。
除了选择以上办法预防霜霉病外,每天早上还应在田间认真查看,发现发病叶片后立刻摘除并采取防治和治疗办法,将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