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西葫芦发苦千万别吃

时间 : 11-22 投稿人 : 槿同 点击 :

西葫芦发苦千万别吃

祖国医学认为角瓜具有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利尿、消肿散结的功效。西葫芦还有增强免疫力、抗病毒和抗肿瘤的作用;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西葫芦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就是可以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

虽然西葫芦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它也有不利于我们健康的一面,因为含有一种毒素:葫芦素,居然可以使人丧命。近日有报道,德国一名男子吃了自家种的西葫芦,结果中毒身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

这是一位79岁的老人家,身体还是非常的健康,自己家种了西葫芦,也是他们一家平时最喜欢的蔬菜,两个星期前他和她的太太照例吃西葫芦,但是感觉西葫芦非常的苦,可是没在意,吃了很多,结果先是感觉胃肠不适,去医院,结果诊断是中毒,因为他吃的量过大,抢救无效而死亡,他太太吃的量比较少,经过抢救算是捡回一条命。

问题就出在这个毒角瓜身上,正常的角瓜是不会发苦的,一旦发苦,就证明角瓜里的葫芦素增加,可以引发人的中毒,一般情况下这种葫芦素的产生会因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如挂西葫芦与一些其他植物杂交种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西葫芦的自我保护作用,在天气炎热气温高的情况下,就会散发葫芦素变苦。避免被人们吃掉。这属于植物的本能保护,也是对人健康的一种提醒,大千世界真是非常的奇妙。

其实,不仅是西葫芦含有葫芦素,只要是一些变质的瓜果都有可能产生,专家告诉我们: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当然这种特定的条件现在也是很难去把握的,可能发生在种植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运输过程中,或者可能跟季节有关,只要条件适宜,黄瓜、南瓜等属于葫芦科植物的果实内均可能出现葫芦素。不过,出现葫芦素就会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瓜类变苦,这是瓜类的一种保护,也是对人类健康的一种保护,就是提示人们:不要再吃我了,你会中毒的。所以,当你发现食用的西葫芦、黄瓜或南瓜有苦味,尽管扔掉,千万不要食用,不要为了省钱而搭上自己的健康。就像前面的那位男士,也是因为不小心吃了苦西葫芦,结果连命都赔进去。

买回来的蔬菜一定要看是否变质,如果变质千万不要吃。

相关文章

  • 越夏棚室蔬菜如何做好降温、防雨
    越夏棚室蔬菜如何做好降温、防雨

    夏天,棚内光照强烈,温度太高,是影响蔬菜正常成长的重要要素。入夏后,菜农就要想措施,或覆盖遮阳网,或喷洒降温剂、泥浆,遮挡一些光照,以此来下降棚内温度。然而,不管是遮阳网还是降温剂、泥浆,一旦过度利用,或者遇到间断阴天等恶劣天气,就会酿成高温弱光环境,光合产物甚至不足以满意呼吸消耗,酿成植株成长细弱...

    2747 蔬菜种植教程 种菜技术
  • 玉米苗发黄管理手法及小心事项
    玉米苗发黄管理手法及小心事项

    旱苗 今年随小麦收获推迟,玉米播种也紧接着推迟,播种后没有下雨,尽管底墒好,但由于玉米小苗小,根系浅,水分供应不足酿成旱黄苗。对于发生此类玉米黄苗的地块要浇小水,利于玉米苗根系下扎。  锄草剂利用不合理 一些农民在应用锄草剂时,不仔细阅读说明书,形成了利用对策不妥——&mda...

    1721 蔬菜种植教程 种菜技术
  • 马铃薯优质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马铃薯优质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1、选用优质脱毒种薯  研究表明马铃薯优异品类及其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对马铃薯的产量的贡献率可达60%左右。脱毒种薯出苗早、植株健壮、叶子肥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因此在生产中务必所有选用脱毒G2、G3代良种。  2、精耕细作  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崎岖、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

    1780 种蔬菜技术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 大白菜墩苗期用科学办法促高产
    大白菜墩苗期用科学办法促高产

    墩苗是大白菜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一项技术性和强的工作。大白菜在养份成长阶段,叶子的成长和叶芽的分化是一对矛盾,如叶子成长过快,营养物质会优先提供叶子,引起叶原基营养物质不足,影响叶芽的分化,叶子数量也紧接着减少,后期包球不紧实,酿成减产。  墩苗期应恰当抑制水分,相对控制叶子的成长,以促使叶原基...

    507 蔬菜种植教学 蔬菜种植技巧
  • 玉米笋汁加工技术
    玉米笋汁加工技术

    玉米笋是一种高档蔬菜,它养分充足,蛋白质含量在13%以上,尤其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玉米笋罐头加工中的次废原料可加工清甜爽口、酸甜适宜的玉米笋汁。  1.原料:采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玉米笋次废原料。剔除杂质及不可食一些,用流动水冲洗污物,去掉表面花须。  2.预煮:于夹层锅中加入1: 2的自来水,...

    2085 种菜教程 蔬菜种植教学
  • “看天”种草莓,好技术种出优质果!
    “看天”种草莓,好技术种出优质果!

    早都听说南川区大观镇中江村“刘草莓”在当地小有名气,近日笔者慕名前去,果然,刚来到中江村公共效劳中心附近,远远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草莓果香味扑鼻而来,棚室里几名游客正在采摘,很是吵闹。好口碑引客来“这里草莓不错吃,自从2016年第一次来采后,我们这两年都来采摘,每次要...

    1187 蔬菜种植技术 种菜注意事项
  • 阳台种菜有哪些好处?阳台能种哪些蔬菜?
    阳台种菜有哪些好处?阳台能种哪些蔬菜?

    阳台种菜好处多 方寸之地巧变“家庭农场”。如今,很多农民都住进了楼房,但是许多人仍保留了“种点蔬菜”的生活习惯,而家中的阳台便成为了他们栽培蔬菜的“新领地”。阳台能种哪些蔬菜?阳台种菜有哪些好处?还有哪些考究?本期生活周刊将进行...

    1251 种菜方法 蔬菜种植常识
  • 西兰花的田间管理
    西兰花的田间管理

    西兰花的田间管理西兰花形态特点、成长习性和普通的白花菜(甘蓝)基本相似,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1~2年生草本植物。长势强健,耐热性和抗寒性都较强,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西兰花的田间管理。  西兰花的田间管理:  1、缓苗期:西兰花移栽2天内准时查田补苗,给充溢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多松土,坚持下层土壤湿润。...

    2885 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蔬菜种植教程
  • 全国八成莲藕品种武汉培育
    全国八成莲藕品种武汉培育

    据了解,市面上销售的莲藕大多是鄂藕5—8号,以及超高产“巨无霸”和“满天星”,还有新开发的“微型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7万公顷的莲藕面积,80%以上的品种出自武汉。因武汉莲藕品种丰富,味道鲜美,《舌尖上的中国1》...

    518 莲藕 莲藕行业资讯
  • 番茄要高产施肥是关键
    番茄要高产施肥是关键

    番茄要高产怎么施肥?番茄高产的施肥方法您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就由小编详细的为您介绍下番茄高产的施肥方法,帮助大家更好的种植番茄。 番茄高产施肥的技巧: 定植期施足底肥 番茄秧苗移栽前每亩施足量优质农家肥,同时施入尿素10公斤、磷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或者亩施足量优质土杂肥、硫酸钾三元复...

    1146 蔬菜种植知识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 如何培育早熟花椰菜壮苗
    如何培育早熟花椰菜壮苗

    早熟花椰菜苗期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往往难以培育出壮苗。总结出了培育其壮苗的技术。一、选择适宜良种及播期。应选择耐热、耐肥、抗菌性强、适宜在高温多雨季节生长的早熟品种,如龙峰特大50天、60天,超级雪王45天、68天,一代金光60天等。播种期应掌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二、选地和整地。苗床应选地势高畅、...

    924 花椰菜 花椰菜选种育苗
  • 栽下黄瓜种子后如何才能快速发芽?
    栽下黄瓜种子后如何才能快速发芽?

    黄瓜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尼克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黄瓜。那么栽下黄瓜种子后如何才能快速发芽呢?据资料显示,主要有温汤浸种法、药剂消毒法、种膜剂处理法这三招。1、温汤浸种法:将干种子投入55℃~60℃温水中不断搅拌,处理约10分钟,待水...

    1888 蔬菜 种菜教程
  • 香菜立秋后管理技术
    香菜立秋后管理技术

    立秋过后,露地香菜栽培进入旺季。香菜:当前管理注重“三防”  防抽薹 夏秋天节露地栽培的香菜,虽然不会因为苗期受低温影响而抽薹,但是却会因夏秋天节的长日照(条件)而抽薹,这就要求生产中选择耐抽薹的香菜品系。其它,增加肥水管理(香菜全生育期宜浇小水喷蔬菜壮茎灵5-7次,头三水,...

    858 蔬菜种植常识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 蛇瓜怎么吃要削皮吗
    蛇瓜怎么吃要削皮吗

    蛇瓜需要削皮,可以切片直接清炒、也可以和肉一起炒制或做汤。不建议大家生吃,生吃时蛇瓜皮会有特殊的臭味,煮熟之后是没有这种味道的。蛇瓜的功效与作用1、促进骨骼发育蛇瓜这种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钙,这种物质是人体骨骼发育的重在原料,它能增加骨骼密度也能促进骨骼发育,青少年经常吃蛇瓜,可以长得更高,中老年人...

    1110 蔬菜种植技术 种菜禁忌
  • 玉米空秆的 因素及措施
    玉米空秆的 因素及措施

    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征象,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2003年由于我省玉米花期遭受阴雨连绵天气,某些玉米品系的空秆率竟高达50%-60%,致使玉米大幅度减产。  除品系本身的要素外,外界要素是酿成玉米空秆的重要 因素:  一是气候要素。玉米开花授粉期如遇高温干旱天气,雌、雄花期相遇不佳,...

    2068 蔬菜种植知识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