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青枯病病原细菌可随病残体、田间另外染病寄主或带菌的肥料越冬,细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上述越冬的菌源就成为明年发病的初侵害源。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初侵害源就是潜伏在轻病种薯内的细菌,可随着种薯的调运四处传播蔓延。播种带菌的种薯,出芽后随气温上升,细菌快速增殖扩大,可导致种薯腐烂、幼苗枯死或中后期植株萎蔫。病菌在田间的传播重要经过灌溉水、雨水、土壤耕作和昆虫等,种薯切块时切刀也能够把病薯所带细菌传给健康的种薯块。高温高湿多雨是诱发青枯病出现和流行的重要要素,特别是雨后转晴、温度达30~37℃最有利于病害流行。另外如土壤地势低洼、土质黏重、土壤偏酸或与茄科及另外寄主作物连座发病也较重。
防治和治疗马铃薯青枯病可采取下列方法:
1.选用无病种薯。从外省调进的种薯播种前要留心挑选无病的作种用,切块时.要特别堤防,若发现其中有带菌种薯要立刻剔除,并用75%酒精把切刀消毒后才可继续利用;
2.实行轮种。不可与茄科蔬菜或花生、大豆等作物莲座或邻作;
3.采用小块健康种薯整薯播种,可防止切块酿成感染;
4.增加种植控病办法,如清洁田园、翻晒土壤,恰当施石灰下降土壤酸度。切勿利用未腐熟可能带菌的土杂肥,增施优质有机肥及磷钾肥,避免大水漫浇,田间发现病株立刻拔除,病穴施适量石灰以防细菌扩散;
5.药剂防治和治疗。药剂应作预防性喷浇,若田间已发现病株,施药成效就较差。可用下列药剂之一:(1)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2)农抗401500倍液;(3)络氨铜水剂500倍液;(4)增效链霉素水剂500倍液;(5)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