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学名:Rosa rugosa Thunb.):原产地中国。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枝杆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有边刺。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红色、白色,果期8~9月,扁球形。枝条较为脆弱软垂且多密刺,每年花期只有一次,因此较少用于育种,近来其重要被看重的特点为抗病性与耐寒性。
一、土壤预备:切花玫瑰又称月季,种植周期一般为4~5年甚至更长。因此,应选择透气、排水良好,具有团粒结构的肥沃疏松中性壤土。在订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消毒可用福尔马林、敌克松、呋喃丹等药剂。消毒结束后在预备起垄的部位开沟,沟宽50厘米在沟中填入30厘米深的优质农家肥,然后将地整平、预备起垄。
二、品系选择
切花玫瑰的种植周期比较长,一般选择根系发达,成长势、抗病性和适应更大的品系进行种植。按照近几年来的种植品类来看,适应我区种植的品类重要有黑魔术、卡罗拉。
三、起垄室植
阳光温室切花玫瑰采用高垄种植。垄宽50厘米,沟宽70厘米,垄高30厘米,在垄上栽培两行,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空植后立刻浇定根水,定根水中配上一定的杀菌剂,一棵一棵浇透,定值后准时遮阴,通风口覆盖防虫网。
四、订植后的管理
1、温度、光照管理:玫瑰性喜温暖,适宜成长的温度为白天15~26摄氏度,夜间12~16摄氏度,最适宜的阳光温度是20~25摄氏度(缓苗期为18~22摄氏度),夜间温度为14~16摄氏度,30摄氏度以上则成长和开花不良,低于5摄氏度时停止成长。土温对玫瑰的根系发育有影响,一般坚持在18摄氏度左右最好。光照时数每天不少于6小时,为使光照匀称应利用反光膜。
2、水份管理耳其:玫瑰喜湿,平时应坚持土壤湿润(含水量在70%左右),但忌土壤积水。湿度过大,会引发病害,浇水时土温与水温最好不要相差5摄氏度,否则容易损害根系。其它,夏天能够用勤浇水的措施来下降温度。
3、施肥:玫瑰施肥要薄肥勤施,在苗期对氮肥需求多个别,产花期对磷肥需求多个别,总体上施肥应根据N:P:K=1:1:2或1:1:3比例进行施肥。
(1)苗期:苗期是指缓苗结束到留下切花枝以前这段时间,大约三个月左右。这个阶段施肥要小肥勤施,每20~25天结合浇水施肥一次,以氮肥为主,每次每亩不超过15kg。叶面喷肥10天一次,用0.2~0.3%的尿素溶液加入一定量的P、K肥及微量元素。
(2)产花期:产花期每隔15~20天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次不超过20千克,施用的肥料最好是花卉公用肥或N、P、K复合肥料,每次剪取切花后还应追肥一定量的有机肥。
4.植株管理:新枝长到大约40厘米,花苞露色时,应摘除花苞,将枝条压到垄两侧固定的铁丝下面,之后长出的枝条也用同样的办法管理,大约三个月左右三个枝条被压下做为营养物质枝之后,再长出的枝条周长大于0.6厘米时,可当作切花枝。之后准时打掉下压枝上的新芽和花苞及切花枝上的侧蕾(此项工作最好在早晨做)。切花枝上长出的花蕾应准时套袋,花套长度8~9厘米。第一枝切花采收时应留10厘米左右的枝干,第二、三枝切花采收时就留3~4厘米枝干。经几次剪刀之后,一般每株留6个产花母枝,即可保证今有不错的产量。
5、病虫害防治和治疗:温室中玫瑰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等。虫害重要有红蜘蛛、蚜虫、白粉虱。
(1)白粉病:白粉病重要为害叶子、叶柄和茎,出现后一般可用百菌清烟剂熏蒸或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喷雾防治和治疗,用40%的多菌灵硫悬浮剂500倍液喷雾成效也不错。
(2)霜霉病:重要为害叶子,也能为害茎、花梗。发病初期,可用百菌清烟剂、烟熏王等熏蒸,也可用杜邦克露500倍液、普力克700倍液、安克锰锌7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
(3)红蜘蛛:重要为害叶子,能够用虫螨光3000倍液或扫螨净1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
(4)蚜虫:阳光温室中蚜虫重要以成蚜、若蚜越冬或养殖。用敌敌畏烟剂或灭蚜烟剂熏蒸成效不错。用蚜虱净1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3000~4000倍喷雾防效也很好。
(5)白飞虱:温室内一年四季均可形成,尤以春夏形成较严重,除必要的农业方法预防外,用灭虱烟剂熏蒸成效十分显著,每隔7天熏蒸一次,基本能将白粉虱抑制杀灭。
五、切花玫瑰的采收及处理
1、采收:当最外层的2~3片花瓣外翻时准时采收,采收长度应以60~80厘米为宜,采收最好用公用剪刀采剪。
2、采后处理:采后的花枝应立刻从温室中转移出来,置于5~6摄氏度的温度下立刻将花梗基部浸入清水中,待吸足水分后取出分级。码放切花的地表应铺上草帘等物,以坚持花朵的清洁。分级时去除下部的叶和刺,一般留叶3~8片,按品系、花色分类、分级,以10枝或20枝绑扎成束,并用软纸板把花头包好,以防运送时受损。
六、分级标准
一级品:枝条长80厘米,花色明艳,花朵圆大,花心整齐,不变色,无双心,叶子正常,无病虫为害,枝条匀称。
二级品:枝条长70厘米,其余条件同一级品。
三级品:枝条长60厘米,其余条件同一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