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改旱玉米品类的选择
水田改种玉米其品类选择是取得丰产丰收的首要技术环节。水改旱的土壤较普通旱田板结、通透性差、温度低、缺乏旱田作物的有利微生物,不利于玉米成长。
首先是不利于玉米的种子发芽和正常出苗,常形成大面积缺苗断条和三类苗,最终引起严重减产;二是不利于玉米小苗的成长发育,不良的土壤条件往往使玉米的生理代谢失调,田间成长不均(所谓的云彩苗),有些品系还会大量发生紫苗、黄苗,成长缓慢,特别是遇到春天低温天气时更为严重。因此,水田改种旱田,首先要选择苗期耐低温、芽鞘硬、拱土能力强、新苗成长快、根系发达的品系;
二是要选择种子成熟度好、无冻伤、发芽率高、芽势强的种子,为水改旱玉米苗齐、苗全、苗匀、苗壮打下基础;
三是要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系,由于水田土壤温度低、升温慢,土壤板结不利于玉米前期发育,使生育期延长,要特别小心不能选择熟期太长的品系,在沈阳地区最长不得超过130d 。
四是选择抗性好、活杆成熟、不早衰、抗倒伏的品类。水田土壤含水量较高,前期蹲不住苗,时而酿成植株偏高,切忌栽培易倒伏、易早衰品类。在购买种子时首先看看经销种子单位有否该品系的审定号或正式文件的介绍,否则不要轻易购买。充分考虑当地的种植水平和投入水平,按照当地的区别地力的地块,以及差别施肥水平,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品系,进行合理搭配栽培。对于外来品系,要慎重选择,盲目引种可能会给生产带来损失。
按照当前粮食收购特征和市场需求,选用的品系籽粒商品性一定要好,角质含量高,容重高,收获时籽粒脱水快,这样有利于销售和贮藏。
2 水改旱玉米的种植管理应小心的问题
水改旱栽培玉米,密度、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治疗等管理都能够参照旱田玉米生产技术要求进行,但以下几方面需特别小心:
2.1 精细整地
为了克服水田土壤的缺点,要精细整地、疏松土壤,提升土壤温度和通气性,为种子萌发和幼芽成长创造良好土壤条件。保证田间出苗率高,苗齐、苗足,苗匀、苗壮。
2.2 增施农家肥
由于水田长时间利用化肥,酿成土壤水分、营养物质流失严重,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贫瘠化严重。重施农家有机肥,配合磷肥和少量氮素化肥作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水土坚持和玉米对营养物质的吸取。
2.3 种子精选和包衣
购买的种子,去掉坏粒和瘪粒,播种前进行晾晒,选择合适的种衣剂将种子包衣,这样既可增强田间出苗率又可防治和治疗地下害虫、老鼠和病害。
2.4 适期播种
水田土壤地面温度上升比较慢,因此播种不能太早,在沈阳地区,一般在4月20日至5月1日播种较为适宜。
3 排水防涝
玉米喜肥水但并不耐涝,玉米的成长过程中水分过量会导致涝害。田间持水量超过80%时,应准时排水。水田改成旱田的地块,一般都比较低洼,更应小心避免形成涝害。玉米出苗至七叶易受涝害。当土壤水分过量或积水,使根部受害,甚至死亡,当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90%产生苗期涝害。田间持水量90%以上持续3d,玉米3叶期体现红、细、瘦弱,成长停止。间断下雨大于5d 苗弱黄或死亡。玉米在中后期耐涝性较强,地表淹水深度10cm,持续3d只要叶子露出水面都不会死亡,但产量受到很强影响。在8叶期以前因成长点还未露出地表,此时受涝减产最严重,甚至绝收。若产生大于10d的连阴雨天气,玉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瘦弱常形成空秆。大嗽叭期早先玉米的耐涝性逐渐提升,但花期阴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雨量之和大于200mm或8月上旬的雨量大于100mm,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开花授粉,酿成大量秃项和空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