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肯定栽培密度
栽培密度是实现玉米丰产丰收的关键,要按照品系特点与地力水同等要素肯定适宜密度,准时减苗和定苗, 保证栽培密度。一般出苗后即查苗,在同行或相邻行就近留双株以备及早补苗。3叶时期苗、5~6片可见叶时定苗,去掉弱苗、病苗、虫苗,留壮苗、匀苗、齐苗,提升群体整齐度。对耐密型品类及高产田块,适宜留苗密度为每亩4500株左右,对稀植型品系及地力较差地块,适宜留苗密度为每亩3500株左右为宜。
二、科学运筹肥水
按照玉米需水规律及土壤墒晴,掌握最佳灌溉期间,准时供应水分。拔节后,玉米根、茎、叶加快成长,进入雌雄穗分化阶段,应坚持田间土壤持水量在65~75%。开花期是玉米毕生中需水高峰期,要求1米土层内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灌浆期是产量产生的关键期间,要 保证玉米对水分的需求,有用加强穗粒数、避免空秆和秃尖、加强玉米千粒重。除苗期外,各生育期间田间持水量低于60%时,应准时灌溉。
按照各地玉米产量目标及地力水平进行配方平衡施肥。在前茬冬小麦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以施用化肥为主,堤防增施磷钾肥和微肥,磷钾肥宜一次性基施。氮肥运筹保持轻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补追花粒肥的原则。拔节期沿新苗一侧开沟深施氮肥,占氮肥总量的30%左右,以促根壮苗。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的50%左右以促穗大粒多,小心深施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锄草。籽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的20%,以提升叶子光合能力,加强粒重。
三、病虫草害防治和治疗
在选用抗病品类和进行种子包衣的基础上,小心做好中后期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和治疗工作。重点做好玉米螟、蚜虫、粗缩病等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玉米产量损失。
对于杂草除治,商情较好地块,可每亩直接喷施40%乙阿合剂200~250毫升,或每亩用33%二甲戊乐灵乳油100毫升加72%都尔乳油75毫升兑水50升,进行封闭式喷雾。墒晴较差的地块,可于玉米小苗3~5叶、杂草2~5叶期每亩用4%玉农乐悬浮剂100毫升兑水50升进行喷雾,或在玉米7~8叶期应用灭生性锄草剂20%百草枯水剂兑水50升定向喷雾,也可结合中耕进行锄草。
四、化控防倒
倒伏尤其是中后期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要素。在选用耐密抗倒型品类的基础上,要准时中耕覆土,并适期化控,避免倒伏。对密度过大、有严重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孕穗前喷施50%矮壮素水剂200倍液,增强植株抗倒能力,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