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阐述月见草的生物学特点,并介绍其种植技术,重要包括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月见草的进一步推广栽培供给技术参考。
关键词 月见草;生物学特点;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3~0061~01
月见草又名晚樱草、夜来香、待宵草、山芝麻等,是柳叶科月见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长而尖,花黄色。月见草原产美洲地区,在我国东北也有野生分布,属长日照作物,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是一种集药材、油料、染料、饲料、纺织为一体的特种经济作物。
月见草的应用历史已超过千年,美洲的印地安人用它克服了很多疾病(如止痛、气喘等)。在17世纪,月见草更被誉为“帝王万灵药”,为欧洲贵族普遍利用。月见草根、茎叶、花、种子都能够应用,根是传统中药,有清热解毒、强筋骨、祛风除湿的功效,鲜根可食用或酿酒;茎皮纤维可制绳或作人造棉的原料;花可提取色素或提制芳香油;叶子能够制作上等的月见草茶;种子油即月见草油(EPO),富含植物油中少见的Υ~次亚麻油酸,具有降血脂、减肥、抗炎等功效。月见草作为主要的油料植物和芳香植物,同时作为观赏花卉植物,为国内外广泛种植使用于化妆品、保健品行业。
月见草商品性价比高,栽培月见草能带来丰厚回报,是一项高效栽培产业,月见草分布广变种大,环球有2 000多个品系。月见草具有抗寒、抗病、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征,栽培月见草对绿化和美化荒山、避免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起到主要作用。一次性栽培,可间断采收6年。栽培月见草管理简便,较栽培通例农作物收入高。经过与林木套种立体种植,还可提升收入。经过月见草在伊犁地区的引种种植,摸索出适宜的栽培技术,现将其总结如下,以便于进一步推广利用。
1、月见草生物学特点
月见草一年生,株高60~100cm,株型直立,少分枝,基部木质,疏生软毛。叶对生,下部叶条状披针形,茎生叶无柄,披针形,具不整齐疏齿,长10cm。无限花序,花单生于叶腋,花瓣4枚,心形,花期6~9月,有芳香,傍晚至夜间开放。蒴果四棱形,种子细小数多,棕褐色。月见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抗旱,耐密植,基本无病虫害,易种植,管理简便,喜日照充分、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肥沃土壤月见草植株健壮,分枝多,种子产量高。
2、种植技术
2.1选地与整地
月见草在疏松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成长良好。深耕细耙,表土要细、平、净。
2.2播种
月见草种子较小,每1千克种子约有40-50万粒,按80%的田间出苗率计算,播6公斤/hm2种子可出苗195-225万株/hm2。以生产月见草根为目的,可播种7.5-10.5公斤/hm2;以采种为目的,播种6公斤/hm2左右。肥沃大田地适宜留苗量6-9万株/hm2,贫瘠大田地适宜密植9-18万株/hm2。月见草播种除适时、适量外,还务必浅播,只有当土壤缺墒时才略深播种,一般播种深度2cm左右,盖土轻踩,播种后10-15d即可出苗。大面积人工种植可露地直播和育苗移栽2种方式进行。秋播在土壤结冻前完成,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较好,细沙拌匀,开沟播种。春播时,1份种子与3份细沙拌匀低温沙藏处理种子约1个月,于4月上中旬播种,坚持苗床湿润。
2.3田间管理
当幼芽长出5-6片真叶时减苗,进行松土锄草管理。月见草幼苗不耐旱,常常有缺苗断垄,生产上应分2次减苗。出苗后经1次移植,于6月上中旬进行订植。订植缓苗后当地上茎长到10cm左右高时,主茎上留7-8片叶,打顶摘心,促进其分枝和植株矮化,多开花。6月底早先抽薹的植株不要打顶,以免生育期不够而酿成减产。月见草刚发芽时不必施肥,否则容易烧苗。真叶6片左右时,可施1次稀薄的复合肥。苗期追施尿素、过磷酸钙,孕蕾期、开花期恰当追磷肥、过磷酸钙。
2.4适时收获
2.4.1收花。7月下旬开始进入盛花期,需准时采摘即将开放的花蕾,阴晾干或脱水烘干处理。
2.4.2收种子。9月中下旬,植株有2/3以上的蒴果果实由青变黄、尚未开裂时进行收获。用镰刀割下茎杆,捆成小捆,晾干后即可进行脱粒。
2.4.3收根。10月中下旬地上枯萎后,挖根,除掉枯叶,干燥后出售。
3、参考文献
[1] 陈金兰,孟凡胜.月见草人工种植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06(6):17.
[2] 张志华.夜来香及其种植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1):44.
[3] 佘思勇,宋淑红.月见草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5(2):15.
[4] 严国昌,侯惠光,刘丽平.月见草种植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4(3):23.
[5] 唐绂宸.月见草种植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1(3):15.
[6] 谢心.月见草的开发价值及其种植技术[J].防护林科技,2001(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