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水稻旱育秧栽前5-7天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时间 : 07-08 投稿人 : 叶伴花 点击 :

水稻旱育秧栽前5-7天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作为水稻产业示范县项目之一的大理市上关镇大排村,今年水稻面积1425亩,产量目标750公斤/亩。为实现水稻高产再高产,市、镇两级农技指导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认真指导水稻产业示范户及周边农户,积极抓好旱育秧的田间管理工作。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重点是抓好旱育秧栽前5-7天的科学控水、施肥、防治病虫草鼠害等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确保培育出数量充足、无病虫的带蘖壮秧,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

1、科学控水

水稻旱育秧栽前5-7天,仍需做到科学控水。即使秧苗在中午叶片出现萎蔫现象也无需补水,但如果发现叶片有“卷筒”现象时,就在下午4时后结合追施“送嫁肥”浇一次透水,之后到栽前都无需补水。

2、科学施肥

水稻旱育秧栽前5-7天,要科学追施一次“送嫁肥”,一是对秧苗不够健壮,长势不够强,有脱肥现象的秧苗,在下午四时后,每亩秧田均匀撒施尿素3-5千克、磷酸二氢钾0.5-1千克,然后立即泼浇淋洗秧苗,使肥料完全融化并渗透到秧田土壤中,以防产生肥害;二是对秧苗健壮,长势强,叶色正常不脱肥的秧苗,只要在下午四时后,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60千克,喷雾一次即可。

3、科学防治病虫害

要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必须培育出无病虫壮秧。因此,在秧苗移栽前5-7天,要喷施一次“送嫁药”。一是每亩秧田选用40%硫环唑150克,兑水50-60千克,喷雾一次,对防治苗稻瘟有良好的效果;二是每亩秧田用菌毒清200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雾一次,对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有较好的效果;三是每亩秧田选用保得50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雾一次,对防治稻虫虱,稻蟥有明显的效果。

4、抓好除草灭鼠工作

一是采取人工薅除方法,彻底拔除秧田中的各种杂草和感染恶苗病秧苗,以防杂草和恶苗病的扩散和危害;二是及时投放灭鼠诱饵,以防因鼠害造成秧苗不足。

相关文章

  • 花生种植技术之灌溉技巧
    花生种植技术之灌溉技巧

    花生种植技术之灌溉技巧一、掌握需水规律。花生全生育期需水的总规律是“两头少,中间多”,花针期处于花生生育中期,是需水最敏感的时期。大粒花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8.2%~59.1%,每公顷昼夜耗水量达60立方米左右;珍珠型中小粒花生耗水量52.1%~61.4%,每公顷昼...

    221 花生 农产品简介 花生种植技术
  • 农科院育出三高一广芝麻新品
    农科院育出三高一广芝麻新品

    “我们将亲本送到太空接受辐射,诱导遗传变异,然后在这里一代一代培育,历经9年终于培育出‘中芝13’这一新品种。”7月11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女研究员张秀荣在试验基地里指着绿油油的芝麻向笔者介绍。“该品种长到2米多高,每株挂果180来个,适应...

    2898 农作物种植技术 芝麻 芝麻选种育苗
  • 小麦氮肥后移延衰增产技术
    小麦氮肥后移延衰增产技术

    一、什么是小麦氮肥后移技术所谓氮肥后移延衰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小麦高产田中将追施氮肥时间适当向后推迟,-般后移至拔节期(4月中旬),土壤肥力高的地片若种植的是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可以移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同时要将氮素化肥做底肥的比例减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可减至...

    279 小麦 小麦种植技术 农产品加工
  • 中国高粱和饲料大麦进口将显著下降
    中国高粱和饲料大麦进口将显著下降

    综合考虑国内玉米价格长期面临下跌压力、人民币汇率波动等一系列因素,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预计,未来数年内中国的高粱和饲料大麦的进口量将显著下降30%至50%。面临新的形势,报告建议贸易商采取一些应对举措以缓解风险,饲料企业则应重新审视原有的采购战略,进一步强调对原料来源的掌控。荷兰合作银...

    1347 高粱 农产品简介 高粱行业资讯
  • 黑豆保健挂面
    黑豆保健挂面

    将黑豆粉以适当的比例添加到面粉中制成黑豆挂面,提高挂面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且黑豆皮中含有人参皂苷素,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消除疲劳,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一)生产工艺原料处理→计量配料→和面→熟化→辊压、轧压→切条→剪齐→烘干&r...

    2585 黑豆 农村创业项目 黑豆行业资讯
  • 辽宁阜新市花生产业前景广阔
    辽宁阜新市花生产业前景广阔

    近日,2009中国花生年会暨花生博览会在阜新市举行,这是全国花生业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行业盛会,将对阜新市花生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博览会期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边振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阜新市的花生产业具备基地、技术、政策等优势,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边振瑚说,通过对阜新花生产业...

    1807 花生 农产品知识 花生市场分析
  • 豌豆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豌豆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豌豆根腐病的主要症状 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以开花期染病多,主要为害根或茎基部,病株叶片先发黄,后逐渐向中、上部发展,导致全株变黄枯萎。主、侧根部分变为黑褐色或呈土红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枝呈萎蔫或枯萎状。 豌豆根腐病的发病原因 病菌经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传播蔓延,经种皮和...

    2306 豌豆 农村创业知识 豌豆病害防治
  • 油菜花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油菜花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我区油菜已进入苗期,要加强管理,这一时期是油菜营养生长的重要时期,直接关系到油菜产量的高低。重点是抓好苗齐、苗匀、苗壮。一、及时查苗、补苗查苗、补苗是保证全苗。全苗是保证产量的关键,移栽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二、施足苗肥早施、勤施苗肥,及时供应油菜苗期所需养分,利用冬前短暂的较高气温,促进油菜的生长,...

    1739 种植项目 油菜花 油菜花种植技术
  • 南方豌豆苗栽培技术要点
    南方豌豆苗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季节:南方豌豆苗是露地密植栽培,采摘绿色嫩梢叶供食用。有春豌豆苗和秋豌豆苗两种。春豌豆苗在秋季10月中旬播种,第二年春季苗高16~20cm时收获,秋豌豆苗8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初收获。(2)施肥:因采食嫩头,应增施氮肥,以提高嫩头产量,并适当追施钾肥以增强抗病力。勿使用人粪尿作追肥...

    2505 种植技术 豌豆 豌豆选种育苗
  • 真假黑米的区别
    真假黑米的区别

    真黑米的天然色素有很大的医药和工业价值,黑米天然色素提取后就是当前所称的紫米,而一些不法商人就会购买紫米用人工合成的色素染成黑色,然后烘干抛光从外表看几乎和天然黑米没有区别除了颜色有点发蓝菱角不分明纹路不清晰(是紫米在染色过程中色浆黏在紫米上外表有不规则的皱纹),并且假黑米的大小稍小于真黑米。 假...

    1635 黑米 黑米行业资讯 农业项目
  • 玉米种植应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玉米种植应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1、地下害虫的发生种类玉米的地下害虫主要种类有: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主要危害作物的种子幼根、幼芽等部分,常造成缺苗、断条及“小老苗”的产生,使种植密度下降,并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2、地下害虫的防治技术(1)整地秋冬及时深翻地,将地下害虫翻于地表使之无法越冬。同...

    1298 玉米 农业项目 玉米病害防治
  • 2016年7-8月份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6年7-8月份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稻飞虱偏重至大发生,稻纵卷叶螟中等至偏重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偏重发生,水稻细菌性病害存在偏重流行风险,水稻病毒病轻发。预计全省水稻病虫发生面积8100万亩次。具体预报如下:一、稻飞虱(一)发生趋势预计全省7-8月份稻飞虱偏重发生,其中皖南稻区、沿江稻区将大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

    2110 水稻 农产品知识 水稻病害防治
  • 贮藏好大豆需要掌握好一下三点
    贮藏好大豆需要掌握好一下三点

    1.控制好贮藏温度。温度是影响大豆贮藏的重要因素。温度低于16℃,不易生虫,因此,大豆贮藏温度应控制在16℃以下。2.降低大豆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影响大豆贮藏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对农户而言,降低大豆含水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风垛通风法:即在大豆垛与跺之间留有空隙,便于空气流通,使水分易于散失。大豆垛堆...

    1175 大豆 农作物种植管理 大豆保鲜储藏
  • 早熟高产大花生种植技术
    早熟高产大花生种植技术

    “鲁花14号”(1)该品种适于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砂壤土种植。春播可于小麦等作物倒茬两年三作;采用套种或夏直播可与小麦等夏茬作物一年两作。前茬作物或冬耕时要施足基肥。(2)要备好良种,剥壳粒选一级米作种,作好发芽试验(要求发芽率98%,发芽势85%以上);最好用肥力高等拌种固...

    2588 花生 农作物种植管理 花生种植技术
  • 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大豆在各类土壤中均可栽培,但在温暖、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旺盛。晚霜过后播种,9、10月成熟。一般要等大豆落叶后种子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进行收割,以便贮藏。养植过程中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为害,减产幅度一般在25%以上。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

    1241 大豆 农作物有哪些 大豆病害防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