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为胡桃科植物。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出名的“四大干果”。核桃仁含有充沛的营养物质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较多,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务必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对人体有益,可强健大脑。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坚果类食品之一。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
核桃嫁接由于受伤流和单宁的影响,嫁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是目前国内核桃科研中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也是今后核桃种植中重要的一个技术推广项目。采用嫁接培育的核桃苗木,比实生苗种植的核桃树早结果5-7年,而且品质优异,产量高,重要的是保证了优质品类优异特点的稳定传递,还可解决实生苗后代分离大的问题。为了保证我县10万亩核桃基地建设对优异嫁接苗木的需求,县林业局于1998年春天开始,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开展了核桃嫁接苗木培育试验,通过两年的摸索实践,采用双舌接嫁接培育核桃苗木技术获得成功,核桃嫁接苗木培育成活率达88%,该技术已经过县科委的鉴定验收。现将详细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1、预备工作 1.1、材料预备,即铲刀、嫁接刀、棚膜、蜂蜡、溶蜡桶、竹杆以及土粪、复合肥等。 1.2、整地搭棚:对嫁接订植的棚室圃地要精耕细耙,并开成深30厘米,宽40厘米的沟,底部铺5-10厘米厚的骡马粪或牛粪,沟距30-40厘米,依次进行,同时施入氮磷钾复合肥,每亩施肥量50公斤。在已整好的圃地上面用竹杆搭建塑料棚室温室,面积大小按照定值的数量而定,为了便于管理,一般为120平方米左右。 2、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接穗必需是发育充实的1年生枝条的春梢,要求髓心小,芽子饱满,无病虫害,枝粗1厘米以上。接穗采集时间最好在秋天采果后至落叶期之间进行,也可在春天萌动期进行。采集的接穗务必用矿蜡或蜂蜡封严剪口,避免伤流和失水。接穗运送时用麻袋或草袋包装,避免风干,影响嫁接成活。贮藏采用沙藏法,详细是:控成宽1-1.50米,深1-1.20米,长视接穗数量而定的水平沟,然后在沟底铺5-8厘米厚的湿沙,在沙面上单排一层接穗,再用湿沙埋严接穗,依次进行,直至离坑面30厘米,用草帘覆盖坑面,并用木棍或秸秆插入其中,以便通风透气。同时.要经常检查,防冻害、风干、霉烂, 保证接穗质量。春天可随采随嫁接。 3、嫁接对策 采用室内双舌接、温室种植的对策,在3月20日-4月10日嫁接。详细是:选用1-2年生、基部粗度1-2厘米实生苗做为砧木,起苗后运到室内嫁接,在根颈以上10-12厘米平滑顺直处剪断,对起苗伤害的根系稍加修剪,要求当天砧木当日必需接完,做到有苗而不积压。然后选用与砧木粗细相当的接穗,并剪生长12-15厘米的小段,上端保留2个饱满芽,把砧木和接穗各削成5-8厘米长的大斜面,斜面必需光滑,并在斜面上部1/3处用嫁接刀削一接口,深2-3厘米,接口要恰当薄些,否则,接合面不平。砧木和接穗 削好后立刻插合,产生必需齐合严密接,砧穗粗度不一致时,要求对齐一边,用厚塑料条捆紧绑牢,随之在90°的蜡液中速蘸嫁接口以上一些以防失水。(蜡液比例为:蜂蜡:凡士林:猪油=6∶1∶1,为了抑制蜡温,要在蜡桶底部放5厘米深的水)。保持随嫁接随订植的原则,采用双行三角形对策订植在塑料棚室内已开好沟,上足肥的定值沟内,株距15-20厘米,行30-35厘米,盖土后要浇透水,水渗后用细土盖填裂缝。 4、接后管理 棚内嫁接苗要适期通风练苗,按照棚内田地商情浇水。成长期喷2-3次浓度为0.30%-0.50%的尿素进行根外追肥,并准时抹去砧木萌发的嫩芽。当气温高于28摄氏度时应撤除棚室,8月份喷1-2次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提升苗木木质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