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银花为常用中药,金银花植物全身是宝,对其综合开发使用,其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人工培植的金银花植物,据其品系特征,良种良法可获优质高产。
关键词:金银花 种植技术 良种良法 优质高产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多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痈肿疔疮、喉痺、热毒下痢、肺热咳嗽等。金银花植物全身是宝,在医疗保健、花卉盆景、生态观光旅游,化工原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使用,其各项利用如综合开发使用,其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人工培植的金银花植物是多年生半常绿灌木,成长快、寿命长。当年栽培,当年开花。三年生树苗,根深叶茂,花团锦簇,树高可达0.9~1.3米,树冠直径长达2~2.5米。每株可产鲜花15~20斤,年亩产鲜花3000~4000斤。并且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随树龄的加强而逐年提升,以9~15年最好。
金银花植物为喜日光植物,适应性,抗逆性强,一次栽培,多年受益。其栽培必需按照其品系特征,良种良法,才能优质高产。现将金银花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良种
且选择适合当地栽培,根系发达、分枝多、抗病、开花多且集中的优异种苗。比如黔东南地区可选用外引优异品系湘蕾系列,湘蕾1、2、3、4号品系。
2.整地施肥
(1)土壤深耕30~40厘米,栽苗前整细,使土层深厚、疏松、土面平整。
(2)施底肥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一次施足减少追肥次数。亩用农家肥1000kg,过磷酸钙25千克,两种肥料混在一起作种肥,施在用于栽种种苗的穴内。折算为每穴施农家肥4~5kg,过磷酸钙2两。
3.适期栽培
(1)栽苗时间。早春萌发前(2~3月)或秋冬休眠期(10~11月)进行。
(2)栽培密度。金银花栽培密度为200株/亩。株行距为1.5米×2米。
(3)栽苗办法。采用穴栽的方式栽培。穴深度为30~40厘米,先施底肥盖土少量后栽苗,种苗根勿与底肥按触。栽苗后培土,浇定根水,以保成活。栽植成活后,要准时查苗补缺,保证全苗、齐苗。
4.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每年早春(2~3月)或初冬(11~12月)进行,环状沟施肥1~2次,与盖土同时进行。每植株每墩施厩肥4~5千克,复合肥或尿素1~2两,为促使植株的成长和成花数量,可在花芽分化时,用2~3%的磷酸二氢铵溶液喷施叶面。采花后每植株每墩环状沟施尿素1~2两并盖土。
(2)中耕锄草
栽苗成活后,还要准时中耕锄草,防止草荒。栽苗前三年必需每年进行3~4次中耕锄草,发出新叶时(2~3月)进行第一次,7~8月进行第二次,最后一次在秋末冬初霜冻前(10~11月)进行,并结合中耕覆土,以免花根露出地表。三年早先可视植株成长状况和杂草的滋生状况恰当减少锄草次数。中耕时,按照距离株丛的远近,近浅远深,以免伤根影响成长。
(3)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应按照种植的品类、苗龄及枝条的类型肯定,修剪整产生伞形直立树形。通常于栽苗后1~2年萌芽之前进行。选择成长健壮的枝条为主干,留30~40厘米,将顶梢剪去,以促使侧芽萌发成枝。再在主干上选留5~6个成长旺盛的枝条做主枝,其余的枝抹除。早先每个分枝再留5~7对芽,出现主杆粗壮的伞形树形。修剪中将枯枝、弱枝、过密枝以及病虫枝剪去,使枝条分布匀称,通风透光良好。修剪是提升产量的主要一环。
(4)病虫防治和治疗
金银花重要病害是白粉病、碳疽病、锈病等。白粉病可在苗期用三唑酮1500倍喷树体,进行预防,碳疽病发现时可用敌克松原粉稀释500~1000倍液灌注防治和治疗,锈病发现时用敌锈钠原药200~25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
金银花的重要虫害是蚜虫、红蜘蛛、毛虫等,蚜虫于清明和谷雨时各喷一次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即可抑制。红蜘蛛、毛虫发现时可喷施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防治和治疗。金银花在采花前15~20天停止施药,以免影响花的质量和残效。
5.采收加工
(1)适期采收
进入盛花期时,应准时收获。当花蕾饱满,未撒开时采收。
(2)加工贮藏
金银花收获时,含水量高,为保证花的质量,防止霉烂变质,要准时晒干或烘干。用竹席或簸箕等器物薄薄地摊晾一层,晒至八成干时,才能翻动,力争当天晒干,切忌堆放。如天气不佳,可用机器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烘烤温度应抑制在40~50摄氏度。烘干的金银花可放在食品袋或密闭器皿内妥善保存并上市销售。采收的鲜花也可直接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