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是一类观赏价值较高的花卉。全世界约有300个品系,重要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有60个种、13个变异及5个变型。
鸢尾属植物按照地下茎的区别分为宿根鸢尾和球根鸢尾二大类:地下部为根状或根茎状的鸢尾是宿根鸢尾,地下部为球茎状的叫球根鸢尾。鸢尾的耐寒性较强,能够露地种植。宿根鸢尾春天萌发较早,花期通常在早春至初夏,冬天进入休眠状态,大多数数品系地上茎叶枯死,但也有部分品系地上个别仍坚持绿色,故又称常绿鸢尾。球根鸢尾多借助温室以进行促成种植,供鲜切花之用。球茎一般在秋天栽培,春天开花,初夏休眠。现就宿根鸢尾和球根鸢尾的养殖办法分别加以说明。
宿根鸢尾多采用分株养殖,但有时也可用种子养殖。分株养殖一般每隔2至4年进行一次,于春、秋两季或花后进行。鸢尾在花后进行分株(要避开梅雨季节),在冬天到来之前花芽就能分化充溢,第二年即可开花。支解根茎时,以3至4个芽为好。分株若太细,则会影响翌年开花。在进行分株养殖时,应将植株上部叶子剪去,留20厘米左右进行栽植。鸢尾大多数数品系宜浅植。栽植间距依种类而异,强健种为50×50厘米,一般品类在20×20厘米左右。若采用种子养殖,应在种子成熟后立刻进行,这样种子容易萌发,2至3年即可开花。
球根鸢尾经过种球养殖。一只种球通过一年的栽培开花后营养物质将会耗尽,发生新球,新球周围又会有很多子球,子球经过1至2年的栽培,又可发育成开花球。近年来国外对球根鸢尾的腋芽、鳞片、茎盘、花茎等差别器官进行组织培养,使之长出新的球茎,这为加快养殖及培育无病害的健壮母球供给了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