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斑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能够繁育。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朝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物质充盈,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香椿的种植技术
1.整地施费
种植豆瓣菜宜选用排灌方便的水田的或低洼肥地,采用生活污水灌溉有利于植株的成长。订植前应施足底肥,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人粪尿1000千克作为底肥,并和泥土混匀,耙平整细地表。如果土壤高低不平,则田间水分供应不均,会影响植株成长。田块在定值前坚持稀泥状或带一层薄薄的浅水。
2.养殖
因种植用种有结籽和不结籽两类,故养殖措施是两种:
(1)营养物质养殖
广州地区种植的豆瓣菜不开花结籽,故只能用养分体养殖法。养份体养殖法有两种:一是就地留种,豆瓣菜老茎抗逆性较强,能渡过盛夏的不良环境,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植株成长良好、排水方便、较阴凉的田块,将水排干,使茎叶老化,停止采摘,就地留种。二是在4月间把老茎叶移至阴凉地块,在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旱地留种。留种时期抑制肥水,促进茎叶老化,提升抗逆力。在高温期可搭高1米左右凉棚,并用凉朋浇灌,降温保湿,保证安全越夏。至秋凉时嫩茎长15-20厘米时栽培。每亩种苗可订植大田3-5亩。
(2)种子养殖
广西百色西洋菜可开花结籽。故均用种子养殖。留种田于1月份栽培种苗,订植后不采嫩茎,让其充分成长。3月开花,4-5月种荚成熟,采收晒干贮藏备用。每亩可收种子2-3kg。在8-9月播种育苗。苗床管理同其他绿叶蔬菜,每亩苗床用种200克。当苗高12-15厘米时好可定值。
3.订植
豆瓣菜成长适宜于冷凉的气候环境,较耐寒,不耐热,气温处于15-25摄氏度间均可定值。长江流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华南地区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订植。栽植时从留种田选择成长健壮、茎蔓粗、节间短、带有绿叶的茎蔓,剪取长约10厘米的茎蔓为插条。栽植时,将茎基部两节斜插入泥,茎原来向上的一面称阳面,仍然向上。株行距为6-9厘米见方。第20-30行空出30-36厘米为操作小道或筑成田埂。豆瓣菜易发根,只要将种苗摆放在泥土上便可活成。
4.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
豆瓣菜成长时期以增加水分管理最为主要,如果水量供应丰富,则植株萌出现长较快,茎叶幼嫩,扦插后,随着植株的不时成长,田间水位应逐渐加深,至成长盛期坚持在4-6厘米。遇到大雨应立刻排水,以防水位超过植物顶部。夏天高温时期要坚持田间湿润,最好做到每天傍晚浇溉凉水,以下降地温。到第二天早上排干,避免晌午温度太高,压水烫伤植株。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寒冷季节,要小心防寒保暖。对策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进行深水灌溉,这样植株仍坚持成长。采收时期,每隔20-30天(采收一次后)追施人粪尿500-750千克加水3-5倍,或用尿素5kg撒施一次。栽植成活初期,应准时拔草,并匀苗补缺。待植株盖满田面时停止拔草。
(2)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豆瓣菜抗性较强,病害较少。害虫重要有小菜蛾、黄条跳甲和蚜虫。产生时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也可采用灌深水,没过植株顶部进行驱赶或淹死,然后将水排尽,让害虫随水流走。
5.采收
豆瓣菜栽后25-35天、当茎高25-30厘米时,就可开始采收嫩梢。一次订植,可多次收割。采收时割取植株顶部10-15厘米的幼嫩茎叶。除冬季成长较慢,约1个月采收一次外,一般15-20天收割一次。当5月中旬植株开花时,可把顶部开花一些刈去。留下中下部匍匐茎,使之萌发新的茎叶,约半个月后又可继续收割。7-8月高温时期,如果管理较好,也能有少量收获。共计采收5-8次,每次亩产700-900千克,全年亩产4000-5000kg。豆瓣菜成长快,茎叶茂盛,要准时采摘,以免老化,下降品质。采摘时可逐株摘梢或隔畦成片用刀齐泥割下上市。留下的未收割植株所有拔起,分苗重新定值,追一次肥。在整个成长季节,可多次移植。在冬天不甚寒冷地区,采摘不过度,每年可自行蔓延生出新株,可间断采收,不再另行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