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板栗、栗子、风栗,是壳斗科栗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成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种植。栗子养分充足,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栗子中的矿物质也很全面,含钾、锌、铁等。纵然含量没有榛子高,但仍比苹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高出3倍。
板栗的『实膛修剪法』
1合理应用内膛疯长枝,养树结果、更新换头。每年修剪时.要准时剪除细弱枝、无用枝、病虫枝、干枯枝和没有使用价值的疯长枝,有利于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复壮树体长势。选留疯长枝时,掌握“四留、四不留”,即老树、结果树留,幼树不留;强树留,弱树不留;有空间留,无空间不留;主侧枝中上部留,基部不留。对于保留的疯长枝,可用于养树、结果和更新换头。较长的疯长枝可恰当短截,以促生分枝。多年生疯长枝可压直放平,缓放不剪;平斜成长的也可缓放不剪,以培养大型结果枝组。长势衰弱时,准时更新。成长粗壮的疯长枝,缓放1~2年后即可结果,结果后去强留弱。用于更新换头的疯长枝,一般采用长放多留、抠去中心枝加大角度、去弱留强的办法,以加快培养结果枝组代替主枝。
2恰当短截发育枝、雄花枝和结果母枝,促生健壮结果母枝。对1年生发育枝、雄花枝和结果母枝恰当短截,可促进下部侧芽促生壮枝,抑制结果位置,不使结果位置过早外移,并可避免大枝基部光秃。长度在30厘米以上的发育枝,可留基部2个芽进行重短截,促其抽生新的结果母枝,以防结果位置外移和中下部光秃;长度在20厘米左右的健壮发育枝,能够不必短截。雄花枝上着生雄花序后便不再出现腋芽而光秃,着生雄花序越多光秃位置越长,对此类枝可留基部2芽短截。但长度不超过10厘米的粗壮雄花枝,如果顶芽饱满,下年可能抽生结果母枝,因而可不短截。对结果母枝恰当短截,可控制结果位置外移、加强结果面积、促生健壮结果母枝,以利稳产增产。由发育枝出现的结果母枝,长度在20厘米以上的,可在基部留几个饱满芽短截,促生新枝,继续结果。其它,对顶芽不充实、长势细弱的尾枝(在结果位置前段发生的一段枝),可从基部选留2~3个壮芽短截,促生健壮发育枝,作为第2年的结果母枝;顶芽充实饱满的尾枝,当年可不短截,待结果后再按照状况处理。
3看2年生枝上的分枝状况,复壮结果枝组。2年生枝上的分枝,如先端枝条长度在30厘米以上,则该2年生枝上可保留2~3个较好的结果母枝;如先端枝条长度在20厘米左右时,则该2年生枝上只保留1~2个好的结果母枝;如先端的枝条长度在10厘米左右时,应对该枝进行回缩更新,若结果枝太少,其上只能留1个结果母枝;如先端枝条长度在5厘米以下时,须将其疏除或回缩到后部壮枝处。
4经常采用回缩的办法,不时复壮树势。当枝头发生大量细弱枝和枯死枝时,表明此枝已衰老变弱,应准时更新。回缩是经常采用的办法。回缩更新时,一定要回缩到分枝处,剪锯口要平,不要留短桩,以避免伤口不愈合而酿成朽腐劈枝;目前的做法是栗树进入盛果期开始年年有更新,逐年回缩,枝枝有更新。对区别的枝要按照详细状况,有放有缩,放缩结合,轮替更新,不时复壮树势,做到边更新、边复壮、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