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学特征
甘肃定西大多数栽培紫花苜蓿,别名苜蓿、苜蓿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而长。茎直立或斜卧,多分枝。三出复叶,小叶子,长卵形。花序总状腋生,小花密生一起,花梗较短,花冠蓝紫色或紫色。荚果螺旋状卷曲1—3圈,表面无毛。苜蓿喜冷凉气候,耐寒性较强,能露地越冬,当温度高于17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时,植株成长缓慢,成长适温12~17摄氏度。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的中性黏土为宜。
2整地施肥
种植地块选好后,要及早整地,土壤商情不足时.要先造墒后整地。耕翻深度以15—18cm为宜,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作底肥,整平耙细后做畦。
3播种措施
苜蓿种子是带壳的螺旋状荚果,播种前先将种子用清水淘洗,舍弃瘪籽和坏籽,再用50—55摄氏度的温水浸种,并不时搅拌,待水温降至25摄氏度后浸种8h(小时),然后播种。菜用苜蓿适宜条播,以利于农事操作和加强产量。播时用锄开小浅沟(约3—4cm),行距为78cm,播后用齿耙整平畦面,轻轻镇压仗种子与土壤密接。春秋两季都可种植,晚秋早春播种每亩需种量10公斤左右,早秋晚春每亩需种20—30公斤。
4田间管理
播种后,每天早晚各洒1次水,促使提早出苗,出苗后每天浇1次水,7d(天)后可停止浇水。当植株有2片真叶时进行追肥,亩追施氮肥5公斤左右或充分腐熟的饼肥30—50千克或充分腐熟的优质土肥1000—1500公斤,撒施于空行并翻入土中,然后浇水。早先每采收1次,追肥1次。
5病虫防治和治疗
由于菜用苜蓿采收嫩茎叶,因此病害产生较轻。重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等。当苜蓿蚜出现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施,隔7d(天)喷1次,连喷2次。当地老虎出现时,用发酵变酸的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无公害杀虫剂于傍晚放在苗根附近,隔一定距离放一个;或每亩插5—6支浸过药液的杨树枝或用泡桐叶、黑光灯等诱杀成虫;或人工捕杀幼虫,即拨开被咬断嫩茎的植株根部的表土捕捉杀死。
6采收
当苜蓿3—4cm高时即可采收,采收嫩茎叶时,要将茎叶留得短而整齐,每次采收掌握“低”和“平”的原则,以便后茬采收。早秋播种约25d(天)后就开始采收,早春播种5月上旬开始采收,如掌握不佳采收期,则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都会下降。
(编号:2004~6~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