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朴素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种植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清纯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亲信,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春末和中秋,野生兰惠的新芽发育成熟,此时气温适中,采集或购买引种易于成活。但有的人缺乏一般常识,很难移栽成功。引种野生兰应小心以下几点:
一、栽前护养。刚采集或买回的野生兰要准时摆放阴凉处解开,防止发热烧坏。若暂时不栽植于盆,可将它铺平放在地皮上,用湿沙和潮土临时掩埋根部,见干时可恰当在叶面上喷水(以兰叶不滴水为限)。
二、除杂消毒。修剪掉假鳞茎上的植物、腐烂的空根以及染有病虫害的叶子,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再用0.2%的高锰酸钾或“代森锌”、“多菌灵”、“托布津”淋洒全草,待晾干后栽种。
三、盆土配制。盆土以山基土、竹根泥、山红土、山坳灰黑表土为好,也可少量掺个别河沙混在一起利用。如能通过蒸气、阳光曝晒消毒更好。
四、精心种植。新入盆的野生兰应先放入室内养护,直到新根长到5-10厘米时才能出室。尤其是冬天和早春要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这是成活的关键。其它要堤防控温、透气、保湿,室温应稍低(3摄氏度-8摄氏度为宜);要适期喷洒水雾和开窗,坚持室内空气新鲜。使用模拟日照,使其得到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以促恢复与成长。每20平方米的房间可用一盏40W的阳光灯和两只3W红色荧光灯每日照射5小时。
五、根外给养。野生兰苗经采集、运送、栽种时修剪,外表上伤痕累累,实质上已是半脱水状态。为促进其恢复成长,可每周用“磷酸二氢钾”1200-1500倍液稀释加米醋250倍液或每25市斤肥水中加入100-200微克B12一支,尿素20克喷雾,在叶面上作根外追肥。准时剪除败叶、捕杀菌虫。待新芽长到5-10厘米就可视同熟草一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