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猕猴桃果实成熟后的果皮颜色应呈棕褐色或黄褐色,但由于受气候及管理等要素的影响,有的果皮呈翠绿或青绿色,风味变淡,品质降低,不耐贮藏。
经过对比剖析,笔者认为酿成果实发绿的 因素
一是栽植密度过大、营养物质成长旺盛、树冠阴蔽、通风透光性差;
二是过多应用膨大剂。
三是施肥单一,特别是过多利用氮素化肥,使果实成长所需营养物质比例失调;
四是后期大量灌水,田间湿度过太,地温太低不利于果实后期成熟着色。
要解决果实发绿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栽植密度合理,统筹果树各个成长期间对成长空间的需求;夏剪要轻,保证一定的枝叶量,使叶界比达到4~6∶1。秋天重剪,对二次或三次副梢缩剪,留足下年结果枝。清除内堂细弱枝,以减轻冬天修剪的工作量,使树与树之间保留一定的通风带,提升通风透光度,利于果实着色,减少绿果。
2、经过增加土肥水管理,合理疏花疏果,达到增大果个、提升产量、增进品质的目的,禁止利用果实膨大剂。
3、按照树势和成长期肯定施肥量。萌芽前应以氮肥为主,果实膨大期以磷钾为主,秋天严格抑制氮肥的施用量,增加叶面喷肥。改善和调节养分机制,促使增糖转色。
4、严格抑制浇水量。入秋后猕猴桃进入第2个成长高峰,秋梢成长快速,树体极易旺长,大量消耗营养物质。因此7月下旬早先应恰当抑制浇水,恰当的干旱能够抑制树体过旺成长,减少养分消耗,加强营养,加快糖分转化和来年花芽分化,使猕猴桃成长成熟后达到色正、耐贮、优果的标准,以利于市场销售。
作者:李铁军邢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