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冬末春初,花卉市场上常有小贩出售带蕾野生兰花。但是,因为人们选购时不小心兰花植株性状,买回家后时而会出现花蕾萎蔫或不能正常开放,甚至第二年也不出现花蕾,使养花者大失所望。因此,在花卉市场上选购兰株时,必需慎重。
小贩出售的兰花,多采自山区,采集时由于追求数量,根系伤断较多,装运时又挤压于篓内,运抵各地后贮存时间太久,酿成根叶多有伤残。所以,选购兰株时.要挑选根系完整健壮、叶丛齐全、株形均匀、端正而无黑斑或枯黄者。每棵叶束有4-5束者较为梦想。叶束繁多者容易成活,第二年也极易萌生花蕾。在北方寒冷地区,应小心勿使根系受冻。
购买来的兰株栽植前需进行相应的处理。首先应将兰株用清水进行清洗,特别是搁置时间较久的兰株的根系有些干缩的,需先把根须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待根须吸足水分,恢复如初时,再把兰株捞出晾干。把伤根、断根、枯根、腐根修剪好,然后放人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经修整晾干后待栽植。
上盆措施
栽植兰花以泥盆为佳,因为它泄水性和透气性好,而塑料盆、瓷盆、陶盆因盆壁不透气,不利于初栽兰株的成活。一般选口径20-25厘米的泥盆,可栽种兰株2-3丛。
所用培养土以弱酸性土壤(pH5.5-6.5)为最梦想。如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兰花泥”。也可用塘泥2份、腐叶土和沙土各l份混在一起配制而成。
栽植时,先用几片蚌壳或薄瓦片(以凸面朝上)相互交叉重叠盖住盆底部,上覆粗泥粒或炭块,约为盆深的1/4。将处理好的兰株放于其上,顺势理直根系,再向四周填入兰花泥或腐殖质含量充足的培养土加至根基部,继续填充培养土时,需用手将兰株悬提一下,使兰根得以伸直紧锁,以利于兰株成活。待培养土加至盆沿2厘米左右时,再轻轻墩几下兰盆,使兰根与盆土密切结合,同时也使盆土的盆面平整。这时再在盆土的表面盖上一层白石子或铺种翠云草,既美观,又可坚持盆土表层湿润,还可避免浇水冲刷盆内的泥土。
栽植后的管理
兰株上好盆后,应准时浇一次透水,以细口水壶低贴泥面,盆底孔见水为止。浇水时尽量防止喷湿叶丛,否则在缓苗养护时期,叶面极易产生黑斑,从而导致霉烂。也可采用盆底渗水法使盆土湿透后置于阴凉处缓苗。待7-10天后,兰株已基本恢复生机,再逐渐把盆花移至向阳的窗口,室温在5摄氏度以上,坚持盆土湿润,施1-2次稀薄液肥(兰花公用复合肥)。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管理,有些兰株就会现蕾开花。花蕾破苞、花萼露色,或绽蕊舒瓣时,切忌日光直射,否则,花色泛黄,瓣缘易受灼伤,花开不挺。一般待花盛放10天,应将花朵连花葶一起剪除。
随着天气的回暖,不久在兰株鞘叶又抽出新芽。春季气温转暖,气温达15摄氏度时,即可将开过花的春兰和没有花蕾的蕙兰、寒兰等移放户外疏阴下种植,而建兰和报岁兰却应推迟出室。
种植兰花选择基质的技术
基质的选择对于种植兰花是十分主要的。由于大多数数兰花均是喜润而畏湿,要求通风通气,因此基质要用能吸水并通气的材料。其次,兰花也需要营养物质,基质中要混有有机物和其他能逐渐释放出营养物质的物质。常用的基质有:水苔(重要是草炭土藓)、蕨根(重要是紫萁根)、椰壳、树皮、树叶、棕纤维、腐殖质、碎骨、羽毛、木炭、草炭土、塘泥球、泥土、煤渣、浮石、沙砾、蛭石、珍珠岩、陶粒、砖块、瓦片等。
种植者能够按照当地的实际状况和种植的要求,选择资源充沛、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的材料,以合理搭配。比如,在北方栽培春兰,能够取当地阔叶林下的腐殖土,既透气又有肥分,而且也呈微酸性反应。而在南方则可选用塘泥、水苔、椰壳、树皮、棕纤维等既排水通气,又有一定肥分且呈微酸性的材料。
种植兰花的基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块状的基质和非块状的基质。前者如树皮、椰壳、蕨根、木炭、砖块、瓦片、陶粒、珍珠岩等,应敲碎至直径0.5-2厘米,最好不留尖锐棱角,以免磨擦伤根;后者如塘泥、土壤、沙粒、草炭土、腐殖质、羽毛、牛粪干、锯末等,最好先捣碎,按比例配在一起,加水和匀,晒干后再捣成小块备用。
种植兰花基质的酸碱度重要指腐殖土和沙壤土,以微酸(pH值5.5-6.5)为宜。过酸的可用石灰中和至微酸,碱性的基质可用过磷酸钙或硫酸亚铁等混入土中。一般用树叶、草皮等沤制的有底肥带酸性,在北方可用来调节酸碱度。
基质调制好后,最好进行一下消毒处理。最简单的方法是在高温天气将基质摊在水泥地上,在阳光下曝晒5-7天,一般能够杀死真菌孢子和虫卵。如果用蒸汽消毒则成效更佳,任何装置均可,只要蒸汽经过1小时就能够达到消毒的目的。此外,用福尔马林加50倍水喷洒(400毫升/平方米)并密封2周,启封后 10-20天即可利用。
兰花需要的环境条件
兰花和其他植物一样,种类繁多,成长环境各异,很难有一种通用的种植办法,但也都离不开对水分、营养、温度、光照的调节。要想养好兰花,应当首先小心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
兰花因种类不一样对温度的要求是差别的。春兰、蕙兰耐寒力较强,越冬温度6摄氏度左右对其花芽发育有利。如温度超过12摄氏度,秋天发生的花芽也容易在土面下枯死,或花梗不伸长,开花不正常。建兰、墨兰、寒兰冬天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安全越冬和正常开花。一般说来,养兰最低极限温度8摄氏度,最高极限温度是35摄氏度, 18-30摄氏度是兰花最佳养护温度,气温降至8摄氏度时应入室过冬,早春气温达10摄氏度时出室。应设法将兰花摆放在最佳温度的环境里。
2、水分
家庭养兰的最佳空气湿度为60%-70%,盆中基质干了再浇水,一次浇透。但要堤防勿使花盆内积水,以免酿成烂根,甚至死亡,所以有“干兰湿菊”之说。气温高或空气湿度低时,可用小喷雾器喷洒叶面及根部,以达到降温增湿的目的。
3、营养物质
兰花喜薄肥,施肥时.要十分注意,力求不损伤根系。施肥太浓或过量利用底肥,都会导致有毒盐分的积累,损伤兰花根部,导致死亡。因此,应尽量不用基肥,而追施稀释倍数多个别的液肥,宜薄肥勤施,忌浓肥和一次施肥过量。兰花施肥的季节应从春末开始至秋末结束,亦即集中于成长季。有兰花公用复合肥,以1: 400-500的比例稀释后即可应用。
4、光照
在自然界,兰花大多数生于湿润的谷地疏林下,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中,便产生了对此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兰花喜半阴,喜湿,忌强光。一般冬天应遮光50%-60%,夏天遮光70%-85%,阴天不遮光,室内摆放在略见日光处即可,防止强光直射。
5、通风
在自然界中,兰花大多数生于空气流通的环境中,因此需要疏松通气的种植基质和空气流通的清洁环境。要养好兰花需要小心通风,包括根部周围的通风以及兰花植株之间坚持距离。兰花周围坚持新鲜空气,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通风还能够调节和下降温度以及控制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