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片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树高3-5米,叶片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与大一些果树差别,在秋季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季至初夏成熟,比另外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能够作为蜜源作物。
我国南方春夏天枇杷种植管理十分主要,对枇杷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影响极大。只有仔细抓好枇杷种植管理,搞好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治疗,疏花疏果及果实套袋等管理技术,使所产枇杷不但产量高、品质好、农药残毒低,尽量达到无公害的绿色果品要求,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施好壮果肥。
枇杷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3~~~~5月,是枇杷成长和果实快速壮大的主要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才能满意果实成长的需要。因此,在三月上中旬必需施一次壮果肥。每株产果20kg以上的枇杷树,每株施人畜粪50千克,硫酸钾0.25千克或氯化钾0.20kg,过磷酸钙或钙美磷肥1kg。株产果实20kg以下的枇杷树,每株施入人畜粪25千克,硫酸钾0.2千克或氯化钾0.15千克。过磷酸钙或钙美磷肥0.5千克。才能促使果实成长、着色和加强果实甜度,提升果实质量。
二、搞好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春夏天是枇杷病虫害形成最多的季节,重要有枇杷黄毛虫、蚜虫、食心虫、天牛等虫害,重要病虫害有枇杷褐腐病、炭疽病及褐斑病等。应适期抓住治病虫关键期间,选准适用农药,做到轮换用药,病虫兼治,才能减少病虫害,提升产量和质量。
(一)三月上中旬,用氧化乐果50克,加多菌灵50克,兑水50千克,喷施、重点喷湿喷透果穗。
(二)4月10日前,用氰戊菊酯50克,加托布津5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50kg,喷树冠及果实。
三、疏果套袋,提升质量。
重庆市枇杷开花结实率较高,每穗结果多达几十粒,但是果小质差,味道酸。优质大果每kg单价5~~~6元,劣质小果只1元/kg,而且销售十分困难。枇杷疏花疏果是提升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办法,因此,枇杷产区的果农应积极推广枇杷的疏花疏果。疏果办法:先将疏果剪具在开水中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才能用于疏果。在疏果时大果型品系每穗留果实大型果2~~~3个,中型果3~~~5个,小型果不超过8个,在疏果时.要重点疏除病虫果和弱小果,保留健壮大果。在疏果完毕后,应立刻用敌杀死50克,加多菌灵100克兑水50千克,混在一起匀称喷树冠枝叶及果实,防治和治疗病虫危害。
要提升枇杷的品质,除另外办法外,还要进行套袋,因为套袋既可减少农药用量,使所结果实能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还能使果表面光滑,从而提升品质,加强市场的竞争力。套袋时间,在枇杷果实由青转黄初期进行。套袋前务必用敌杀死50克,加多菌灵50克,兑水50千克,喷树冠及果实,在药液干后的第二天就可进行套袋。
四、枇杷秋天高接换种树的管理。
(一)剪砧露芽:在3月上中旬,对客岁秋天高接换种的枇杷树在接芽上端0.5厘米处进行剪砧和锯砧,在剪锯砧后露出接芽苞。
(二)解膜、除萌:在剪砧或锯砧后每隔10天左右除萌一次,在6~~~7月春梢木质化后解除捆扎薄膜。
(三)施肥促梢:在3、7月各施一次促梢肥,按照树的大小每株施人畜粪15~~~~25千克。硫酸钾0.25kg、过磷酸钙1千克,开沟施肥,肥干后复土盖肥。
(四)摘心:在接芽枝梢成长到15厘米长时,要准时摘心,促使枝梢健壮成长和多发枝梢。
(五)防治和治疗病虫害:在高接换种枇杷树枝梢抽发时期准时防治和治疗枇杷蚜虫、黄毛虫及炭疽病等,应用农药及配方照前面枇杷病虫防治和治疗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