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木薯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时间 : 08-04 投稿人 : 雅婷 点击 :

木薯是我国三大薯类作物之一,在我国栽培范围较广,但是在栽培时普遍存在部分病虫害为害它的产量和品质。那么木薯病虫害该怎样防治和治疗呢?一起来看看吧。

木薯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1、细菌枯萎病

细菌枯萎病又名流胶病,它是木薯世界性病害之一,极难防治和治疗,重要为害木薯的茎叶不,严重时会减产50%以上。首先感染叶缘或夜尖,形成水渍状病斑,病斑还会发生黄色的分泌物,然后由下向上扩散,会在短时间内扩散整个叶子,引起叶子枯萎,直至全株死亡。

防治和治疗办法:首先将种茎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由于此病没有特效药治疗,所以以预防为主,农用硫酸链霉素、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等药剂对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可恰当的利用。

木薯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2、细菌性角斑病

一般在5月开始形成,在8~9月发病比较严重,发病时病变位产生水渍状的角斑,多散生在叶子的各个位置,病斑会分泌出黄色的胶乳状物。开始侵扰叶缘时会形成黄色晕圈,逐渐扩展融合,变成黑褐色的,直至叶子发黄脱落。

防治和治疗办法: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系,栽培前清理病残株,集中烧毁,发现病株是进行摘除叶子,喷洒药剂,以免病情扩散。

木薯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3、褐色角斑病

在我国普遍产生,重要为害叶子,发病时叶子两面会发生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在严重时会引起叶子发黄,直至干枯脱落。

防治和治疗办法:和细菌性病斑防治和治疗相似,首先要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系,种茎要求无病害的发现时一定要准时防治和治疗。

木薯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4、虫害

木薯的虫害较多,重要有螨类、蓟马、红蜘蛛、白蚁和金龟子等,虫害爆发时会引起产量急剧降低。

防治和治疗对策:发现虫害要准时防治和治疗,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治疗、生物防治和治疗、化学防治和治疗,防止减产。

木薯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以上是木薯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技术介绍,指望能协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心我们。

相关文章

  • 红薯的施肥措施
    红薯的施肥措施

    红薯在以前能够说是救了许多人的命,因此现在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都不是非常想吃。但是许多年轻人却对红薯非常感兴趣,而且由红薯开发衍生出来的各种副食品都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现在红薯的栽培面积是非常广的。那么我们在栽培中该怎么去施肥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红薯的施肥对策,一起来看看吧!1、施足底肥底肥...

    690 粮油作物种植教程
  • 生花生米的八大好处
    生花生米的八大好处

    生吃花生米的八大好处:1.生花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生花生中钙含量极高,钙是构 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故多食花生,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 发育。2.生花生能促进细胞发育,提高智力生花生蛋白中含十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可使儿童提高智力,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可促使细胞发育和增强大脑的记忆能力。3.生...

    970 花生 花生综合 农业项目
  • 高粱蚜的防治方法
    高粱蚜的防治方法

    在高粱上为害的蚜虫主要是高粱蚜,其次还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玉米蚜、禾谷缢管蚜、榆四条蚜、统称高粱蚜。为害特点:高粱蚜寄生在寄主作物叶背吸食营养,初期多在下部分叶片为害,逐渐向植株上部叶片扩散,并分泌大量蜜露,滴落在下部叶面和茎上,油光发亮,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造成叶色变红、“秃...

    2724 高粱 农作物种植教程 高粱病害防治
  • 高粱产业促进会暨首届高粱节开幕
    高粱产业促进会暨首届高粱节开幕

    为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展示杂粮种植成果,促进杂粮产业发展,打造集高效种植、农业科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杂粮小镇,9月23日,馆陶县郭辛庄村高粱产业促进会暨首届高粱节盛大开幕。来自国内的农业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应邀出席本次活动。杂粮小镇郭辛庄村位于馆陶县城北15公里,北临神农大道,永济河贯穿...

    2631 高粱 农产品常识 高粱市场分析
  • 养生佳品话芝麻
    养生佳品话芝麻

    芝麻是胡麻的籽种,其含油量高,是我们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芝麻的油脂香味浓郁,中国自古就有许多用芝麻和芝麻油制作的美味佳肴,一直著称于世。而其养生价值也颇高,被养生学评价为“八谷之中,唯此为良”。芝麻芝麻有黑白两种,从营养科学看,无论黑芝麻、白芝麻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若一定要分...

    782 芝麻 农作物种植技巧 芝麻行业资讯
  • 花生防早衰适期晚收技术
    花生防早衰适期晚收技术

    研究表明,随着花生生育期延长,单株结果数、百果重不断提高,含油率也略有增加,迟收1天每亩能增加荚果3-5公斤,较传统栽培平均增产6.5%以上,增产增效十分显著,因此花生适期晚收意义重大。采用灵活化控、综合防治病虫害等综合管理,能有效解决花生后期肥力不足、植株早衰等问题,提高饱果率从而增加产量。适期收...

    307 花生 种植创业项目 花生病害防治
  • 水稻亩产量介绍
    水稻亩产量介绍

    水稻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1、水稻亩产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气候条件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

    1463 水稻 农作物有哪些 水稻行业资讯
  • 新品介绍科湘糯米一号
    新品介绍科湘糯米一号

    该品种由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开发。选育单位该品种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农业研究所以自选系HN01作母本选育的糯玉米单交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在长沙春播出苗至鲜食采收83天左右,比中糯一号早1~3天,株高适中(直播220厘米左右),穗位高70厘米左右,叶片数16~17片,果穗长筒型,穗长20厘米左右,穗粗4...

    1058 农作物种植教学 糯米 糯米行业资讯
  • 孝义5000亩“矮高粱”喜获丰收
    孝义5000亩“矮高粱”喜获丰收

    10月19日,收割机在孝义市核桃林下套种的高粱试验示范田中忙碌着。该市今年种植有5000亩这样的“矮高粱”,和传统的高粱相比,这里的高粱最”喜获丰收大的特点就是个头低,最高也只有1.4米左右。这种低秆高粱是山西农科院针对当地的特点试验的新品种,别看它个头小,但颗粒...

    1573 高粱 农产品常识 高粱行业资讯
  • 吃燕麦能减肥吗?
    吃燕麦能减肥吗?

    燕麦其中所含有的燕麦胶是最有效的降脂成份,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还可以抑制人体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及对胆固醇的吸收。燕麦片具体功效如下:1、可以预防中老年人出现心脑血管病。2、经常食用燕麦对糖尿病患者可以起到降糖、减肥的功效。3、治疗便秘,有的肥胖者会出现便秘症状,在减肥的同时治疗疾病。4、促进血液的循环...

    480 燕麦 农产品加工 燕麦行业资讯
  • 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连续3年增加
    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连续3年增加

    国产大豆是健康的食用植物油源和优质植物蛋白资源,素有“田中之肉、营养之王”美誉,超过80%的国产大豆被加工成豆制品、调味品。在进口大豆的影响下,国产大豆产业经过多年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满足食用消费为主的特色发展道路。但同时,原产地品牌的缺乏也制约了产业发展,亟待打造&ldquo...

    1534 大豆 农业项目 大豆市场分析
  • 豌豆苗期管理
    豌豆苗期管理

    整地施肥 选择2-3年没种过豌豆的地块,结合整地施入底肥,同时地面喷洒新高脂膜保墒防水分蒸发、防土层板结,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种子处理 浸种2小时后需上下翻动1次,随后每隔2小时用井水浇1次,最后在0-5℃低温条件下处理5-10天,播种前必须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

    1277 豌豆 农村创业项目 豌豆选种育苗
  •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如何看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如何看

    去年推出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通过“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建立起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对生产者的补贴机制,激活了市场,解开了玉米产业的“死扣”,从根本上盘活了整个产业链。这项措施以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着力解决玉米过剩这一农业结构的最突出问题,是农业供...

    1451 玉米 种植创业项目 玉米行业资讯
  • 绿豆种植技术之秋播技术
    绿豆种植技术之秋播技术

    1、绿豆种植技术之秋播技术:选用良种。不同地区要求有相适应的品种进行种植,才能获得高产。单作和间种也应选择不同的品种,一般应掌握早熟品种和直立型品种应密植,半蔓生品种应稀植,分枝多的蔓生品种,种植时更应稀一些。不管单作、间种在什么地方,都要选择抗病、高产的品种。如安徽的明光绿豆、中绿2号、苏绿1号等...

    445 绿豆 农村创业知识 绿豆种植技术
  • 农业部:2016/17年度中国棉花产量472万吨
    农业部:2016/17年度中国棉花产量472万吨

    本月预测,2016/17年度中国棉花播种面积为3100千公顷,与上月预测数持平。棉花单产每公顷1523公斤,比上月预测数调减3公斤。主要是由于11月以来,江淮、江汉持续阴雨(雪)寡照,且11月20-24日出现了大范围寒潮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渍涝灾害,影响棉花采摘。11月22-23日,棉花主产区南疆巴楚...

    1670 棉花 种植技术 棉花行业资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