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薹又名菜心,是我国出名的特菜之一,因其在广东栽培最多,人们又称它为“广东菜心”。
种植时间菜薹的种植,要按照差别品类的成长期长短,对区别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来肯定,一般安排在5至9月播种。
种植技术
1.播种育苗 菜薹多用条播,按17厘米行距开沟,每亩播种约400克左右。新苗出土后要准时减苗,保证新苗有6至7厘米的株距。5至6片真叶时定苗,株距13厘米左右。
2.中耕锄草 定值缓苗后应准时中耕松土,调节土壤温度湿度,促使根系成长。下雨和灌水后也要进行中耕锄草,以防土壤板结、杂草成长。
3.肥水管理 菜薹是速生菜,根系浅、成长期短、栽植密度大,必需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用腐熟农家肥3000至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和适量钾肥混在一起施入。成长期追肥,要应掌握三个时机:在定值缓苗后要进行一次少量追肥,每亩施尿素15至20公斤,结合中耕进行。这次追肥的作用是促使根系发育和叶子成长。当植株现蕾抽薹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亩施尿素25至30公斤,随灌水渗入土壤。作用是加强产量,改善品质。植株采收后,侧薹开始产生时进行第三次追肥,追肥量应按照植株成长状况定。长势弱、叶子较薄、叶色较淡的植株,可用磷酸二铵或磷酸二氢钾追肥。而在植株长势较强时,应恰当减少追肥量。
菜薹对水分条件要求很高,要采用多次少灌的原则。缓苗后结合追肥灌一次水,以促使根系成长。叶子成长期要恰当灌水,以增大叶面积。植株现蕾抽薹后,应加强灌溉,加快花薹伸长。在整个成长期,小心坚持土壤表层处于湿润状态。
4.病虫害防冶 由于菜薹是速生菜,对病虫害应采用综合防冶,尽量不施农药。必要时可用个别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菜薹重要病害有软腐病、霜霉病和菌核病,虫害有菜心野螟和菜青虫等。
5.采收 采收标准是菜薹高度达到叶的先端,上部有几朵初开的小花,俗语称“齐口花”时,是采收的最佳期间。高温干旱时菜薹发育快速,易开花,须准时采收。在低温湿热的天气,菜薹发育较慢,要延迟2至3天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