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 Mill.),别名萝卜海棠、兔耳花、兔子花、一品冠、篝火花、翻瓣莲,是报春花科、仙客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由块茎顶部生出,心形、卵形或肾形,叶子有细锯齿,叶面绿色,具有白色或灰色晕斑,叶背绿色或暗红色,叶柄较长,红褐色。仙客来是一种普遍栽培的鲜花,适合栽培于室内花盆,冬天则需温室栽培。仙客来的某些种植种有浓郁的香气,而有些香气淡或无香气。
仙客来怎样换盆及换盆后的管理
1.换盆时间
第一次换盆时间在清明到谷雨之间,这时仙客来已长出10片叶左右,此时室外气温为18摄氏度—25摄氏度(以河北省石家庄为例),昼夜温差较大。换盆后可准时加强基质中的营养物质提供面积,为仙客来的第一个旺盛成长期供给必要的条件。
第二次换盆时间为立秋后至霜降前,这是最后一次换盆。此时换盆,不仅准时加强了基质中的养份提供面积,还加强了每次浇水的储水量,为迅速成长的植株供给了充溢的水肥资源。
2.花盆的选择
为给仙客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好应用透气性好的素烧泥盆。近年来,黑色塑料养分钵以其价格低廉、易搬易运、体积小等诸多优点而受到青睐,但其透气性稍次于素烧泥盆。市场上销售的聚乙烯塑料花盆对基质的要求较高,如自行配制的基质没有足够的把握,最好不要采用。
新购的素烧泥盆需用净水浸泡30分钟后方可利用,这是.因为新盆空隙大且多,浇水后基质中的水分很快被盆壁汲取,酿成植株供水不足。利用过的旧泥盆须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000倍左右的广谱性杀菌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同时清除盆内外的泥垢、青苔及其他附着物。第一次换盆宜选择口径为13—16厘米的花盆,第二次宜选择口径为18—22厘米的花盆。
3.基质的配制
换盆时所用的基质配方,应和移栽基质基本相同,这样可保证原基质与新基质更好的结合,使植株根系尽快适应新的基质环境。所差别的是,应在原配方中加大厩肥的比例,第一次换盆所用的基质中厩肥比例为3/10,最后一次换盆除将厩肥比例加强到4/10以外,还应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的、颗粒状的磷、钾复合肥,以保证成品植株在生殖成长阶段的孕蕾、开花及结实等生理过程中具有固定的营养来源。
4.换盆对策
换盆工作应在盖有遮阳网的环境下进行,换盆前,先在盆底填入2厘米厚的炉灰渣或粗砂烁等作为排水层,然后填入少许基质,从原种植器皿中轻轻磕出带坨植株放入花盆正中,再将基质填满花盆并压实固定。小心将植株球茎的1/3露出基质,并使基质低于盆沿2厘米。
换盆后,应将基质浇透水,缓苗时期小心保湿,并准时对折断叶柄的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通常的做法是对植株统一喷施一次800倍液的农用链霉素。约一周后即可进入通例管理。
5.换盆后的管理
第一次换盆后,仙客来处于旺盛成长期,此时应保证养份供应,每隔7—10天需向叶面喷施一次500—800倍的液体肥料。清明过后,日光渐强,这时应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对植株进行遮光,遮光网的密度以65%为宜。此阶段的温度及昼夜温差极适合仙客来的花芽分化,一些植株会开出个别颜色较淡也较小的花朵,俗称“假花”。
为积蓄营养物质,应准时将“假花”和稍大些的花蕾一同摘掉。在酷暑高温期来临之前,应对植株进行“墩苗”处理,即抑制浇水,要本着宁干勿湿的基本原则。当基质干到叶子即将萎蔫的程度时再浇透水,使植株逐渐适应干燥的环境,为过夏做好生理上的预备。芒种早先,气温逐渐升高,这时应减少施肥,如温度太高使植株进入硬逼性休眠,则应停止施肥,并采取良好的通风降温办法。同时,高温季节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工作。
第二次换盆后,仙客来进入爆产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每隔半个月施用一次充分腐熟的、用豆饼或马掌沤制的稀薄肥水(花农叫做壮苗水)。这时植株正处于孕蕾期,对磷、钾肥的需求比平时高,应在以上施肥的基础上,每月再对叶面喷施2—3次300—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液体肥料。为使孕蕾过程中有足够的光照,务必采取人工辅助的方式,将密集的叶子向周围拉开,必要时摘掉植株中心过量的叶子,使其刚刚萌发的花芽充分接受光照。这一步骤,将影响到花期所展现的花朵大小及明艳程度。冬天花盆的放置要拉开一定的距离,防止叶子之间相互重叠,使其采光不足而酿成株形散乱、叶子疯长、花梗细长。其它,应按照植株的长势,经常转动花盆,方可得到丰满整齐的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