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灭越冬虫源:新疆玉米螟幼虫重要在玉米秆内越冬,而其他寄主较少,因此准时处理玉米桔梗,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是下降田间出现量的好对策。处理桔梗的方法许多,如青贮,氨化,粉碎、沤肥、还田、火烧、碾碎等。其中以青贮、氨化、粉碎成效最好,又可为牲畜供给饲料,应创造条件,大规模开展。沤肥和还田、要求封闭严密或深耕压实,保证质量,以使幼虫所有被杀死。火烧虽可杀死幼虫,但浪费能源;如作为炊事燃料,则很难保证在成虫羽化前,所有、干净的处理完毕。不能定时烧完的桔梗,可在幼虫化蛹前,将桔梗碾碎,压时铺秆不可过厚,严防漏压。总之处理玉米桔梗务必过细、准时要求5月上旬前所有完成。此项工作务必整个地区统一进行,仅单家独户开展,收效甚微。由于每年玉米桔秆数量许多,因此工作量很强,又株连农村千家万户,必需切实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才能收效。依靠秸秆为炊事燃料的地区,困难更强,应积极创造条件解决炊事能源问题,否则处理桔秆很难彻底。
2.诱杀成虫:在成虫发蛾期用黑灯光诱蛾,可消灭大量成虫,大面积利用可收到良好成效。用性信息素能诱到大量雄蛾,可作为测报手段,防治和治疗上利用的有待试验研究。
3.选育抗虫品系:使用玉米抗虫性是防治和治疗玉米螟有用渠道,应积极选育、引进抗螟品类,在保证丰产性的基础上,积极试种。
4.生物防治和治疗:人工繁育翅眼蜂,于田间玉米螟卵块发生期,间断防蜂两次,可消灭虫卵。白僵菌和苏云金秆菌是寄生昆虫的微生物。前者为真菌,后者为细菌。均可用含菌量50-100亿/克的制剂1kg,搅拌通过筛的煤渣颗粒10-15kg,制成颗粒剂,与化学农药一样,撒于玉米心叶内。其它也可加水500倍喷雾,或加水1000-1500倍灌心,均有一定成效。这两种寄生菌,与化学农药比较,药效发挥较慢,要提前施用。
5.药剂防治和治疗:施药措施有撒施颗粒剂、药液灌心和药液喷雾等3种。第一代幼虫有集中在心叶内为害的特征,按照粒状药剂容易下坠的原理,施用的颗粒剂可随玉米成长,不时滚入心叶深处,较长时间停留在幼虫生活场所,与农药灌心和喷雾比较,残效长,成效好。常用的颗粒剂有1%对硫磷(1605)颗粒剂,每株施用1克。新疆目前还喜用3%克百威(呋喃丹)颗粒剂,1kg加细土8千克,混匀后每株用1-2克,防治效果良好。其他颗粒剂还有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辛硫磷、甲胺磷,久效磷、杀螟丹(巴丹)等。也可用上述农药乳油或粉刺自制成颗粒剂。制作对策是:按照当地实际状况,选用炉渣或砖粒作栽体,如无也可用粘土或细砂代替,但由于易于潮解,成效要差部分。上述载体经粉碎后或直接经过20/60筛目筛子过筛,即去除大约20号筛目和小于60号筛目的粒子。将农药加适量的水稀释,喷洒的筛好的颗粒上,拌匀后即可利用。颗粒剂中农药的有用浓度,视农药种类而有差异,一般为0.2~0.8%。每株玉米施用颗粒剂在1克左右,也可按照农药浓度加以调解,浓度高的每株施颗粒剂可恰当减少。药液灌心可用50%对硫磷乳油加水1000~2000倍、50%的甲胺磷乳油2000-25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50%久效磷乳油1500-2000倍、40%氧乐果乳油2000倍、50%杀螟丹(巴丹)可湿性粉1000-2000倍、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1500-2000倍。稀释液每株用10毫升,灌在玉米心叶内。药液喷雾,亦可用上述灌心药剂,浓度可稍高部分,喷在玉米上,以心叶为重点。灌心和喷雾药效一般不如颗粒剂,菊酯类农药最易出现抗药性,选用时必需小心。防治和治疗第一代幼虫的时间为幼虫孵化盛期,即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北疆在6月下旬、7月初。
有些地区第二代幼虫危害亦重,可在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孵化盛期,用上述农药撒颗粒剂或灌药于着生雌穗的叶腋及其上下两叶子的叶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