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中常常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种植办法不妥,酿成花椰菜品质劣变,如形成早期现球、青花球、毛花球等征象,影响了花椰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
一、早期现球
症状体现及产生 因素 早期现球即在植株营养物质体较小时过早产生花球,并在直径长至5-8厘米后即不再成长的征象。它的出现可由多种要素引起:(1)植株新苗期遭遇长时间的低温影响,诱使花芽分化早,使植株叶丛较小时即发生花球。(2)苗期土壤干旱,氮素不足,引起植株养份成长缓慢,产生“小老苗”,现球后即会成为小花球。(3)品类选用不妥,将秋天种植品系用于春天种植时,由于秋型品系春化较快,叶面积较小时即能形成花球,引起早期现球。
防治和治疗措施 (1)选择耕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并施足底肥,促使营养物质器官发育,连作期墩苗后和花球产生期,追肥浇水要准时。(2)严格掌握品系特点,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提前订植的需进行短期拱棚覆盖,防止低温时间太长。
二、青花、紫花
症状体现及产生 因素 青花即花球上出现绿色小苞片、萼片等不正常征象;紫花是在花球表面产生红白不匀的紫色斑驳。它们都是由于花球发育时期受低温影响而出现的。
防治和治疗办法 在结球时期增加种植管理,在低温天气来临和骤然降温之前进行短期的拱棚薄膜覆盖,以防止植株受到间断低温为害。
三、裂花与黑心
症状体现与出现起因 裂花即花球内部开裂,花枝内呈空洞状,花球表面常形成分散的水浸状褐色斑点,食之味苦,花球周围小叶发育不健全,叶缘卷曲,叶柄形成小裂纹,成长点萎缩等症状,重要是由于土壤缺硼而引起的。土壤中缺钾则易酿成黑心。
防治和治疗办法 (1)花椰菜定值前,土壤采取氮磷钾配方施肥,同时每亩底肥中施硼砂或硼酸0.25-0.50千克,(2)成长时期发现植株或花球体现缺硼或缺钾症状时,准时在叶面上喷施0.20%-0.30%的硼砂(或硼酸)溶液或0.20%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7天喷1次,连喷3次即可。
症状体现及产生 因素 花薹、花枝发育较快,引起散花球:产生 因素:(1)结球时期温度太高,花球膨大受控制,而花薹、花枝成长快速,伸长后即引起散花;(2)花球充分长成后不准时采收。
防治和治疗方法 (1)适时播种,将花球成长期安排在日均温15-23摄氏度的月份里,以防止结球时期的高温影响;(2)在花球充分长成,表面圆整,边缘尚未散开时准时采收。
症状体现及产生起因 花椰菜生产中,往往会发生花球变黄的征象,严重影响了花椰菜的商品价值。它重要是由于花球受强烈阳光照射而出现的,尤以秋栽早熟品类出现较重。
防治和治疗措施 (1)花球长至直径3厘米时可将依靠近花球的1-2片外叶轻轻折弯,使之覆盖在花球上;(2)束叶。将植株中心的几片叶上端用稻草等捆扎起来。
症状体现及出现 因素 毛花球即花球表面呈绒毛状,秋天种植中常有产生:发生毛花球的 因素重要是采收过迟,或遇到较高温度而导致花芽的进一步分化。
防治和治疗措施 按照品类特点,适时播种和订植,适期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