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入九月,从东北地区到黄淮海地区,几乎每天都有玉米籽粒机收演示会,紧锣密鼓你方唱罢我登场,有农业技术部门组织的,有种子企业自办的;无论是刚审定的品系还有未审定的品类,都要与机收籽粒表演挂钩作为促销亮点。有的公司还请明星代言、美女剪彩,锣鼓声声、彩旗飘飘。
从笔者参与的和媒体报导的实例来看,鲜有几个玉米品系被公众和经销商认同,几乎无一例外地输在籽粒脱水速度即脱水率指标上。玉米籽粒含水量偏高是机收限制要素,选育适宜籽粒机收品类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
农业科技界对玉米机收籽粒品系和田间收获评价指标基本达成共识:一是,玉米机收品类收获时籽粒脱水率在25%以下(梦想型在20%以下),破籽率在1.5%左右,丢籽率在1.5%以下。二是,随着机收籽粒进程要配备田间迅速烘干机械;加大仓储(钢板仓)与烘干能力(籽粒烘干塔)配套设施建设,妥善解决收后籽粒迅速脱水难题。三是,供试品系要有适宜生育期、栽培密度、植株形态,以及果穗吐丝、灌浆速度的形容,以评价机收质量和产量指标。四是,供试机收籽粒品系的测产面积至少在1亩以上;务必设置同期播种的对照品系,如现时生产上大面积利用的郑单958或先玉335等。
特别指出,玉米机收籽粒是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玉米生产方式重大变革。我国当前大一些玉米品系都不适宜直接收获籽粒,培育适宜机收籽粒品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育种家几年十几年的选择和积累,既是责任又是挑战。
(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佟屏亚)